一线导读:集结电影、电视剧、综艺、音乐、明星五大版块的《腾讯娱乐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全面解读中国娱乐行业。此次,细读白皮书我们不难发现,转型与变革成为今年的行业关键词,未来娱乐行业也将继续迎来新的未知的走势。
来源
腾讯娱乐
最不缺故事的娱乐江湖,每年都产生新的传说,回首望去我会想到两个亲历的场景:前一年我曾经在某次颁奖礼上与洪金宝一起为吴京颁奖,他在前辈洪金宝前表现出的谦逊给我留下了印象;但我想当时在场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无法想象《战狼2》将如同坐上火箭,直冲56亿,即使前辈也要咋舌。
另一个场景是今年六月的上海电影节,在我们腾讯娱乐主办的论坛上,冯小刚大骂中国观众垃圾,我坐在第一排,听在座的记者们既惊讶又兴奋,暗暗感激他不吝啬地送来了头条的题材。但年底的《芳华》,被骂的垃圾观众们一起为他创造了10天8亿的票房,超过了他的个人纪录。
每年制作腾讯娱乐白皮书的过程,都像回到剧场看了一场大戏,娱乐产业中王者逐鹿,有实力有野心的角色又征战一年。这份白皮书看上去都是枯干的数据,看进去却是喜怒哀乐,沉浮起落。成败沧桑,得意有之,失意有之。
有多少逆袭?有多少不按脚本的freestyle?兵强马壮的老江湖可能折戟,初试身手的新人却名满天下。红在顶峰的明星人设骤然崩坍,所谓深情碾落成渣。多年在娱乐和资本间任性游走的人物,这一次伸手却触到了烧红的铁,坊间友人避之不及。真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看尽芳华凋落,倒不如佛系生存。
不过,有多少意料之外,就有多少情理之中。资本依然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个行业输送能量和动力,整合行业,打通上下游,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资本所到之处,可能让固守成规的传统赢家窘境愈现,亦可让那些环伺机会的少壮实力派扶摇攀升。
在这一年,传统电视台不得不接受视频网站的规则,既角力,又合作。更多的人在视频网站先于电视台开启追剧模式。而电视剧爆款频现,《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现实题材居然成为收视之王,网剧出现质的飞跃,《白夜追凶》的好口碑将长期陷于离婚八卦的男演员拉出泥沼。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为难以自我循环的音乐行业输送了新偶像,原本平凡的男护士毛不易如他所愿成为了巨星,常年不红的嘻哈音乐突然爆红。
资本可以为创造力插上翅膀,但资本不是创造力,如何找到与资本共舞平衡点,而不是被资本裹挟,是摆在中国每一位娱乐从业者面前的命题。电视剧版《三生三世》与电影版《三生三世》所收获的两极反馈,互为照见的就是创作者对资本的不同驾驭。
在中国这个丰饶的娱乐行业,年这一年,更加清晰的是对创造力和初心的褒奖。“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恰恰在年,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的,有电影的《摔跤吧爸爸》《冈仁波齐》,有综艺的《见字如面》《朗读者》,甚至包括,《芳华》,都是人迹更少的那一条。
要想成为王者,除了大数据计算,除了资本加持,最可贵的还是要正心诚意,回归初心。年,我们希望这个行业会如鲍勃迪伦所唱:“愿你勇敢无惧,坚强可靠;愿你永远年轻,拥有纯洁之心”。
中国电影人,拿什么来与狼共舞?
年,《战狼2》的横空出世是如此耀眼,单片票房超过56亿,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年度总票房的KPI冲高至.3亿的新纪录,这种突如其来的飞驰,让人们迅速把已经暴露的问题统统抛在了脑后。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回新年伊始,从春节档算起,即使连网络售票服务费的“救命稻草”都算上,仍然放了一个哑炮。二月、三月两个月接连同比下滑,若不是四月的《速8》暂时打了一剂鸡血,这场“倒春寒”将更加严峻。
直到《战狼2》的出现,它以每天打破几项纪录的速度,刷新所有人对于市场活力和潜力的认识,也把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数字强力拉回快车道。
当然,《战狼2》的意义还不止于数据,它让“主旋律”在当下中国电影语境中有了新的表意——不再是被动、凌空高蹈、与己无关,而是还可以用好莱坞的方式叙述,并且以现代性的、大众传播的方式,实现有效落地。
在这一年,资本的喧嚣正在减弱。那些赶着风口成立的影视公司们陆续关门;去年大热的“保底发行”玩法迅速失宠。“IP电影”数量以眼见的规模减少,“大IP+小鲜肉”的公式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愈发降低,曾经最吸引热钱、最轻易能打造出爆款的青春片则已经“销声匿迹”。
或许,观众的声音才是下一个风向标。记得那些刷屏了你朋友圈的电影们吗?《摔跤吧!爸爸》《二十二》《冈仁波齐》,年末的《寻梦环游记》和《芳华》。电影市场的角力,正在产生微妙而意义重大的转变:大众评分体系和社交平台的话题发酵,落幕时观众自发的掌声、走出影院时泛红的眼眶,都比资本和明星的背书更加真实可靠。
“与狼共舞”,并非只是博取谐音。电影这个行业始终是危险的名利场,机会、陷阱、野心、情怀......这些词语和它们背后的现实,既简单粗暴,又深不可测,它们在某个时刻会碰撞出光,在另一些时刻又指向覆灭。但它们正在跟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关联,挑拨着投身于这个名利场中的人们心底的欲望。
值得骄傲的剧人们,请千万不要浮躁。
作为电视人的一份子,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说,电视剧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娱乐产业中发展最迅速、最兴盛的版图。
今年,《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爆款”作品不断涌现,《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领衔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重新抬头,凭超高的口碑和话题声量掀起一股“飓风热潮”。网剧出现了质的飞跃,20亿播放量成为了超级网剧的准入门槛,《白夜追凶》《双世宠妃》《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优质作品频出,令电视剧与网剧之间的“超车赛”进入白热化。
炙热的市场生态下,整个行业都被财富的光芒笼罩。偶像经济崛起,催生了愈演愈烈的超高片酬;电视剧的网络售卖价连连突破天花板,有能力者赚得盆满钵满,资质平平者也可从中获利......
当热钱大量涌入,行业飞速发展,也泥沙俱下,危机四伏。
电视台与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战火从边缘烧到了一线卫视。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9部电视剧实现了“先网后台”,其中包括《外科风云》和《军师联盟》两部大剧。在此形势下,电视台间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资源和资本进一步向屈指可数的那几家一线卫视集聚,二三线卫视和地面频道腹背受敌,大量非一线省级卫视已无力按时支付采购款、无法采购首轮剧,部分电视台甚至被爆出收视为0的窘境......
即使是看上去光鲜的视频网站,存亡之战也时时都在上演。在长期的“烧钱大战”中,视频网站之间已从百团混战变成了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三家争霸,数家视频网站则彻底退出舞台。
更不要说,IP抄袭、抠图替身、剧情注水、收视造假、流量造假等行业“毒瘤”,已经伤及行业信用根基。
中国电视剧行业在一路高歌的同时,也已经抵达决战前夜。电视台究竟如何进击才能不被淘汰?视频网站和制作公司如何警惕资本垄断之后的“断崖”?没有人公布标准答案。但在摸清潮水的方向之前,忍不住要
同行们,除了绞尽脑汁开拓商业模式,更应该在快餐化制作中保持警惕,而“内容为王”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正确自救。全国人民都在网上看综艺了,这是好事。
年的综艺市场,与变化一词拥抱得更紧。网综与卫视综艺之间的窗户纸终于捅破,并立刻彰显了自己的生命力:不过一年的时间,六大视频网站又增加了近三成的节目产量。
爆款《中国有嘻哈》创造了大量年度热词,在年喊出了“中国嘻哈元年”的口号。多少音乐人前赴后继没完成的事,让一档网综实现了。而《明日之子》更是将网综的播放量纪录刷新到40亿以上,这个数据,足够跑进整个综艺节目排行榜的前五名。
不但是网络自制节目的播放量在突围,视频网站作为播出平台,也在今年具有开创意义地分流走了大批的卫视综艺观众。这不光是一个感性认知,而是如实反映在了数据上。收视冠军《奔跑吧!兄弟》台播成绩仅为去年的70%,却在网络播放量中实现翻番,突破亿!更多的人们开始在视频网站、甚至只在视频网站观看综艺节目。
观众的分流,带来的是话语权的权重变化,甚至重新洗牌。收视率四十开外的《花儿与少年》在视频网站逆袭至第六的地位;综N代老大哥《极限挑战》今年收视率惨变跌幅最大的一个,下滑近五成,但网友却能把它送到网播量探花的位置。是的,视频网站已经重新规定了人们打开综艺的方式。而网综也有了自己的综N代,并以不容忽视的姿态占据播放量前十榜单中的六档,在业界怒刷存在感,这最大程度地说明了,网综的制作水准已趋于优质且稳定。
年尾,卫视综艺终于凭借一档《演员的诞生》挽尊一二。在消耗掉舶来品的输血能量后,卫视综艺这一年,正在慢综艺、文化类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向内修炼创新生产能力,舆论将其称之为“清流”。
当湖南卫视在自己的招商会上,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称之为“慢综艺三部曲”的时候,江湖的发令枪早已打响多时,仅今年,各卫视就生产了六档慢综艺入局。这个数字在去年还是零。
变化层出,活水入潭,内部的竞争趋于良性的阵营。我们终于可以大胆下结论:这是综艺行业的好时候。
嘿!音乐,别沦为资本的猎物!
再也没有比音乐更见异思迁的行业了,其更新迭代的速度比你所能想到的还要快得多。
随着《中国有嘻哈》的爆红,hip-hop文化迅速成为了资本追逐的猎物。影响力经济法则高高在上,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向原本处在“地下”、“边缘”、“小众”状态的说唱歌手。他们一个个粉丝暴涨,顺理成章开始与广告商合作,上通告、接代言、录唱片马不停蹄;演出费用水涨船高,各类音乐节都开始添加嘻哈的板块......
这样的“繁荣”在音乐行业中无限循环着,每隔两三年,大家就要做一回“XX迎来春天!”的旧梦。前两年,梦里的主角是民谣,只可惜当年那个唱着《理想》《无法长大》的赵雷,如今在舞台上怒摔吉他:“再这样下去我就废了!”
无论是嘻哈,还是民谣,或是已经被预言的电音,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资本引航的狂欢最终恐怕都难逃衰落的命运。
流行乐坛似乎再难创造经典,流行乐坛的新兴巨星再难复现,不管是毛不易还是GAI、PGone,今年新人们的诞生平台依然是各类综艺节目。12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比赛之后,人们在被民间蕴藏的音乐人才与能量shock到的同时,也突然逐渐意识到,选秀舞台成了新人唯一的出口。
在我们的数据中,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等乐坛老将的经典歌曲播放量年年遥遥领先,新人新歌则纷纷昙花一现。唱片公司宁肯从综艺节目中“坐享其成”也不愿按照这个行业原本的路径继续推出新人新作。
这一切足以证明,早期互联网给音乐行业的带来的冲击依然没有消退,音乐行业在旧玩法失灵、新机制缺席的漫长的过渡期中,始终没有建立起让投资者回收利润的有效商业模式。尽管在版权争夺的风口下,人们没有放弃对音乐付费模式的探索,我们甚至欣喜地看到今年数字专辑销量稳中有升,李宇春的新专辑《流行》问世不到一个月,销售额突破万,但靠创作+版权来挣钱,依然是大多数音乐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想看到的是真正健康、健全的产业模式,而非每场狂欢过后照旧的一地鸡毛。莽林时代总该有被终结的一天,我们盼着它早点到来。
一切不坚固的人设都将烟消云散。
贵圈变天的速度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一年间,明星们放飞自我的所谓“真性情”被逐一击破,崩塌事故频现,国民闺女成了国民情敌,痴情暖男化为情场浪子,就连贤妻良母也遭遇千夫所指。而硬币的另一边,《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蓝盈莹、凌潇肃双双扯下身上坏女人、渣男的旧标签,成为了“实力派”,全民热议,有口皆碑;陈小春则从印象中的古惑仔、小混混翻身成了好爸爸,人气飙涨。
从来没有哪个时期,人们如此热衷于谈论人设,却又如此咬牙切齿地抵制人设。“卖人设”以比我们能想到的更快的速度,成了一门可疑的生意。
人设原不是什么坏东西。自从二十世纪初,明星制造作为一种制度在美国好莱坞确立,并推广到全世界来,明星的“人设化”就是娱乐工业通行的规则和逻辑,经纪公司、明星、粉丝以及媒体多方联手,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创立人设、维护人设,把明星的银幕形象与私人生活打包出售,人设属性和相貌、身材等资源一起被待价而沽。明星的意义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他们只是这条生产链上的一个零部件,担当最后那个幻觉产品的肉身载体。
而粉丝经济的兴起,重新定义了人设的游戏规则。今天的粉丝,在通过追星来打造自己的身份认同时,可以自产新闻,可以掏钱养成偶像,可以主动设置话题,可以用粉转黑、路人转粉等各种玩法,主导和改变明星在整个磁场中的坐标。粉丝和明星之间权力关系的逆转,让这个游戏当中玩家们的力量制衡更加复杂,走向难以预测。被制造出来供消费的那个人设,可以一朝在册,也可以一夕崩塌。
今天的明星是一个不需要深度的主体,他只能遵循一个一劳永逸的逻辑,一旦人设确定,就要永远走下去。这个时代套路太多,虚假的谎言最终会失去生命力,而过去一年娱乐圈的诸多“惨剧”让我们意识到,一味扮演惹眼、完美、讨喜的人设,或者出奇招、险招,终将有不能承受之重。这个游戏永远不缺乏前赴后继与新陈代谢,正在场中流连的玩家们,首先得拎得清自己。
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