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香港是当之无愧的魅力之都,那里有发财的故事,金庸的江湖还有黄金一代的巨星,那么被赞誉为“香港女儿”的梅艳芳,到底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为何已经去世17年依然被人称赞?一到清明就有无数人,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今天带你解锁梅艳芳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上个世纪60年代,梅艳芳出生在香港旺角的一户贫困的渔民家,父亲英年早逝留下了四个年幼的孩子,母亲只能靠经营一家破旧的歌舞团免强维持生计。
因为生活拮据再加上母亲重男轻女,她挨打便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还母亲因赌博欠下的巨债,年仅四岁的梅艳芳和姐姐,就在逼迫下首次登台演出,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这一演就是一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后,姐妹俩白天去念书,晚上去唱歌,如果没有客人点她俩唱歌,姐妹俩就去当个小服务生,挨桌倒茶有时候忙起来,他们需要在好几个戏院之间来回穿梭。
在那个年代香港还不是很开放,两个小姑娘穿着花花绿绿的演出服赶公交车,时常会受到一群人的白眼和指指点点。当时的歌手不叫歌手叫歌女,虽然只有一字不同,可意思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夜总会这个深不见底的泥潭沼泽里,十几岁的姐妹俩时常要应对各种调戏,尽管人们十分喜欢听歌,但是大都鄙夷这些烟花柳巷行业的姑娘。
梅艳芳不仅在生活中备受磨难,而且在学校的日子也不好过,孩子们的消息都是很灵通的,大家知道她当歌女的时候,总是将她视为怪物不断嘲讽。于是生活夺走了她唯一的乐趣,剥削了她读书的权利,辍学后没有其他特长的梅艳芳,只能一心一意的搞演。年梅艳芳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香港举办第一届华星新秀歌唱大赛,19岁的梅艳芳凭借一首《风的季节》,夺得大赛的冠军。
这首歌不仅吹进了人们的心扉,更是吹动了华星唱片公司想签约的心,成功签约后的梅艳芳,在推出第一张专辑《心债》后,正式踏入了歌坛。几年间她在娱乐公司的包装下事业高歌猛进,50张专辑累计销量超过千万张,拿奖更是拿到手软,创造了香港乐坛一个又一个奇迹。她不仅是歌坛的奇迹,更是演戏的天才,没经过科班培训的她,初入影坛就凭着《缘分》拿下金像最佳女配。
有人说梅艳芳是被唱歌耽误的影后,果不其然她后来出演的《胭脂扣》,神态动人感情真切,穿着旗袍更是风华绝代,她也因此同时拿到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奖,片酬也从早期的4万港币涨到万。按照这个薪酬计算的话,她靠演戏少说也挣了几千万身家,童年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她丧失道德的良知,成名后的她对众多后辈都关怀有加,郭富城、陈小春、陈奕迅、谢霆锋等艺人都得到过她的指点和帮助。
由于得到过言传身教,这些人都尊称她为梅师傅,她的影响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年香港回归之际,《财富》杂志上错误并悲观地抛出了“香港之死”的荒谬言论,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有人质疑有人不安,甚至还有不少演艺圈人士纷纷选择移民加拿大,梅艳芳也办好了外国护照,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她觉得自己代表的是整个香港的华人社会,不能做出背弃国家之事。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当众撕毁办好的外国护照,还说出了绝不做二等公民的豪言壮语。她的表率不仅安稳了一大批香港市民,更是改变了一大批有移民想法的百姓,后来香港回归后,梅艳芳在电视上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人一定会留在香港,将来的中国也会慢慢凝聚成一股力量,在每个地方发扬光大。她还多次呼吁,移民外国的香港电影人回到香港发展,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镌刻在心里的爱国情怀,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姐也不例外。
她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将所有歌唱演出的所有收入当做慈善基金来帮助他人,甚至这只还亲自远赴云南贫困山区,探望并资助超过名孩子,她爱国家更善于爱自己。3年梅艳芳因宫颈癌导致肺功能衰竭去世,在临走之际还不忘交代遗产,除了每月支付母亲低价养老费之外,其他全用于做慈善事业。尽管她已经去世多年,她的歌迷依然秉承着她的精神,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四海一心基金会”凭借着梅艳芳的遗产和歌迷的筹资,还在继续为社会募集善款贡献力量,爱上梅艳芳从她的歌声起,从她的影视作品起,从她的善良侠义起,更是从她心底升发的爱国情怀起。她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发光发热,告诉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也希望如今的明星们都能向她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乃至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