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秋的一天,秋风潇洒,枯叶飘零。一名年轻女子站在黄浦江边久久徘徊,过了许久,她突然纵身一跳,没入了滚滚黄浦江中。投江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红遍上海滩的京剧名伶吴继兰。吴继兰原名吴洁,年出生于江苏灌云县板浦镇孙家桥。吴继兰的父亲是当地一名小吏,在吴继兰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吴继兰十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母亲不得不带着吴继兰去投奔上海的姨妈。吴继兰被送入上海南方中学读书。在这期间,吴继兰接触到京剧。有时候母亲和姨妈会带着吴继兰一起去看戏,每次看戏的时候,吴继兰都默默记下台词,回来后私下自己不断练习。后来有一天,母亲发现了吴继兰在唱京剧方面的才华,就托人请了当时号称“江南第一旦”的冯子和与京剧名伶李琴仙给吴继兰当老师,有时候京剧荀派的创始人荀慧生也会来给吴继兰以指导。吴继兰的师傅冯子和京剧大师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吴继兰以梅派唱腔为主,这期间她演了《冯小青》、《鸿鸾禧》、《生死恨》、《凤还巢》等剧目。由于其扮相俊俏,身段优美,嗓音清越,很快就声名鹊起,天蟾、更新、上海、大舞台等上海滩的一流大戏院,都竞相聘请登台,吴继兰一下子就火爆了上海滩。吴继兰饰演的冯小青年吴继兰参加了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大型有声戏曲电影《四郎探母》,扮演影片中的杨四郎夫人,与四大须生谭富英和悠“女梅兰芳”之称的雪艳琴合作,该影片当时轰动全国,吴继兰声名大振。此后又应百代唱片公司之约,录制了《打渔杀家》、《四郎探母》、《御碑亭》三剧的唱片,其宗梅派唱法、标准的“正宫调”,嗓音高亢,韵味十足。旧时《四郎探母》剧照年,灌云票友韩子通等人共同出资兴建“醒民舞台”韩子专程邀请吴继兰回乡演出。吴继兰偕同花旦梅雪芳、老生贾少堂、花脸韦永茂等京剧名角回到板浦倾情献唱。吴继兰在板浦共唱了三个星期的戏,剧场里场场爆满,期间她演出了《宇宙锋》、《贵妃醉酒》、《玉堂春》等梅派名剧,使得当地老百姓大饱耳福。上世纪三十年代由百代公司出品的吴继兰唱片吴继兰在面貌上虽算不上是沉鱼落雁之美,闭目羞花之貌,也可堪称品貌出众,清新秀丽,风彩宜人。在她二十五岁时,和男旦演员戴南芳结婚,但可惜的是,不久两人便分手了。离婚后,吴继兰悲痛欲绝,就出现了文章一开始的一幕。年秋,她跳进了滔滔的黄浦江,希望用死结束自己的痛苦。关于她为什么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寻短见,当时社会上大致有三种猜测:第一是有传言,当时上海滩有一个头面人物要纳她为妾,她宁死不从;第二个是说她没有走出前一段感情的痛苦;第三种说法是因为他弟弟犯了法,她自己感觉很丢人。然而幸运的是,上天没有给她草草结束人生的机会。她落水后被河边的渔民救起。她的好友吴仲达一路追寻她,终于让她重新燃起“开始新的粉墨生活”的希望。此后吴继兰又重新走上了京剧舞台。年元旦,吴继兰抵达昆明,开始了她为期两年的公演,演出的地点就在金碧公园和新兴大舞台。当时在昆明和吴继兰同时演出的有老生李鑫培、小生袁汉云、花彩袁湘云、花脸张国威等,他们五个人被誉为“五大台柱”。而其中挂头牌的正是“南北驰名、青衣花彩”的吴继兰。上海画报上的吴继兰在昆明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吴继兰多次参加义演,为前方抗战将士募捐。在《董小宛》一剧的演出中,她当场作诗义卖,每首售价高达银元一百枚,许多商绅争相抢购。她把全部收入都交给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请他们转送到前线。年底,吴继兰回到了上海。回到上海后,吴继兰不愿当亡国奴给日伪演出,便选择息声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他的弟子之一就有被称为“台湾梅兰芳”的顾正秋。吴继兰的徒弟有“台湾梅兰芳”之称的顾正秋新中国建立后,吴继兰在上海京剧协会授剧组义务教戏,把自己技艺传授给年青一代,哺育了一批优秀京剧演员。这位红极一时的京剧名伶此后没有再婚,60年代中期,五十多岁的吴继兰因病去世,上海滩一代名伶就此香消玉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