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QQ音乐有个本地热歌榜,支持切换不同的城市定位。在不同的城市间游走,你会发现打开了自己从未了解的世界:在北京,摇滚音乐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上海,欧美音乐大行其道;在广州,粤语新老歌曲影响力巨大;而在西安,西北民歌位居榜单前列……
互联网大数据放大了不同人群的音乐需求。在单一音乐平台上,根据不同地域、渠道、音乐类型等等,可以排列出几十个不同维度的音乐榜单。以前,我们每周守着榜单更新,看哪位歌手又拿了第一名;现在,榜单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听歌状态,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起了UNI-浪潮联创音乐榜,以专业人士视角每月推荐华语乐坛优秀的TOP10作品。新榜单和以数据为依据的由你音乐榜(UNI-CHART)并驾齐驱,力图以“专业评审+大数据”双视角,在当下的音乐市场中呈现华语乐坛更完整的流行面貌。
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音乐市场,我们是否还像过去一样,需要一份权威榜单?这样一份榜单又对当下的音乐市场有怎样的参考意义?
01市场需求多元化,但榜单仍有空白
曾经,我们最早接触的音乐榜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媒体出品方的审美,是自上而下的俯视。从音乐杂志、音乐电台到电视台音乐节目,榜单由媒体或者专业人士评选推荐,这也是传统媒体话语权最强的时代。
这期间榜单也会引入观众意见。像光线传媒年开始做的《音乐风云榜》,观众投票占5%、评委会评选占60%、唱片销量占20%、每周上榜成绩占15%,在当时被视作比较先进的模式。
年,那英在“音乐风云榜”现场但毕竟当年的统计渠道、技术和现在无法相比,普通乐迷的参与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榜单还是自上而下的推荐。
然而流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之前榜单制造的逻辑。无论是早期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音乐频道,并发布以客户对无线音乐产品定制、下载量为数据依据的音乐榜单——无线音乐排行榜,还是各音乐网站按点击率排名,在21世纪头几年,媒体突然发现往常在主流视野之外的网络歌曲突然跃居前列。随着数据越来越细致地体现出大众的审美喜好,以数据为依据的榜单越来越偏重流行性,榜单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
也许大家都没有错,只是所站的视角不同。互联网时代,选择权下放,第一次让大众自下而上的意志,超越了专业人士自上而下的意志。尤其是进入到个性化推荐时代,每个人似乎都很容易找到自己中意的音乐,音乐的需求变得分散,评价维度也变得丰富。
相应的,如今的排行榜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机构、各种平台,甚至某种单一的音乐类型都在发榜。虽然满足了某个特定群体范围的需求,却鲜有穿透圈层的影响力。毕竟喜欢小众音乐的群体,不太在意哪位时下流行歌手销量情况,或者哪首网络歌曲的排名又上升了。
这样的结果一定程度是客观的。互联网时代的排行榜是基于用户互动行为排列的,即便是粉丝打榜,也是部分用户主动选择的结果,真实、客观反映了当下不同群体的流行喜好,只不过暴露了不同群体之间喜好和需求的差异。
但这样的结果也并非完美。单一或多维度的数据,抑或用户选择,无法代表所有群体的喜好或需求。
看似多元化的音乐排行榜,其实留下了空白:在流媒体时代,能同时兼顾艺术性与传播性,真实全面地反映当下乐坛全貌的排行榜,以单一榜单满足所有群体需求似乎变得不再可能。
02权威的音乐榜单,记录的是一个时代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报告显示,年中国音乐唱片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5.亿美元,位于全球音乐市场排名的第七位。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订阅服务用户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遗憾的是,这样庞大的音乐市场,始终缺乏一个兼具大数据+专业评审双视角的公信力的权威榜单。
年中国音乐唱片市场位列全球第七既然流媒体时代需求已经多元化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份不同视角的权威音乐榜单?
好音乐的影响力从来不止停留在音乐层面。一首歌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