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指一挥间,
曾镌刻了几代人青春记忆的滚石唱片竟已悄然步入不惑之年,
而听着滚石的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也终究不可避免地被岁月推着撵着,在年轮上与滚石趋于重合。
每当梦醒时分在歌声中聆听尘封往事,
每当于滚滚红尘中蓦然回首人来人往,
心中总是难以割舍和忘怀那个黄黑相间的小箭靶。
它不仅是一个唱片公司的logo,
也代表了一个辉煌耀眼的音乐时代,
更完好地复制了许多人无法重来的成长轨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滚石的最初岁月,重温那段属于我们的光阴故事。
01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的思绪便瞬间飞跃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年的台湾乐坛,段钟潭、段钟沂这对热爱音乐的兄弟和吴楚楚、彭国华一起创办了台湾第一家本土唱片公司。
段氏兄弟由于段氏兄弟对老牌欧美乐队“Rollingstone”的钟爱,所以顺势为公司取了个中文名字叫“滚石”。
从此,这家以黄黑箭靶为标志的唱片公司开始以独树一帜的音乐品味,跻身华语流行音乐圈。
在滚石发展的最初五年间,虽然发片量并不算多,但却一举奠定了其特有的人文气息。
而这一时期最为人熟知的代表自然是——“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
02
罗大佑出生在台南的一个医学世家。
年,年轻的医院当实习医生,一边进行着音乐创作。
他以台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了歌曲《童年》,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让他结识了曾经的恋人张艾嘉。
年,张艾嘉离开歌林唱片后加盟滚石。
她在滚石出版的第一张唱片《童年》正是由罗大佑担纲制作人。
年轻的罗大佑和张艾嘉罗大佑不惜割爱,让张艾嘉首唱了自己创作完成多年的珍藏——《童年》和《光阴的故事》,其中《童年》悠扬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生动地唱出了那一代青少年们的共同记忆。
不过谁也不曾想到,这首充满着淡淡哀愁的歌曲不光让张艾嘉迅速走红,也让滚石唱片与中国大陆成功结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下,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许多年轻人都渴望一种新的文化样式的到来。
尽管当时已有张行、张蔷等内地歌手翻唱了一大批台湾流行音乐,但社会上似乎还缺乏一首能够被广泛认可、传唱度也更高的流行歌曲。
年,东方歌舞团的歌手成方圆在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第一次翻唱了《童年》。
这首经典之作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成为滚石最早传入中国大陆的代表作之一。
当年想听这首歌却买不到卡带的年轻学生们,只能掐准时间收听电台的广播,然后用空白磁带把歌录下来。
大家都十分默契地集体保持沉默,生怕自己的声音被录进去。
这种今天看来十分简陋的磁带,却是那个年代文艺青年手中爱不释手的宝贝。
03
就在大陆乐迷们还深深沉醉于罗大佑打造的校园民谣时,他却早已在滚石出版了自己的首张唱片《之乎者也》。
封面上的罗大佑顶着一个爆炸头,戴着一副墨镜,面无表情地站在角落里。
在这张专辑的文案中,罗大佑这样写道:“这一趟音乐的路,走得好辛苦。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我几乎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过来的,因为前面没有足迹可循。”
不同于当时台湾流行歌曲的吉他弹唱风格,这张唱片以鲜明的摇滚风和犀利的歌词,大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因此,很多唱片公司都曾拒绝出版这张唱片,而当年的滚石却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毅然承担了《之乎者也》的发行工作。
据滚石唱片总经理段钟潭回忆,“很多唱片公司都觉得这张专辑不可能推出来,但我第一次听到就觉得是个宝。在还没发片之前,我去茶艺馆喝茶,请工作人员帮忙播放这张唱片。一播其他客人就跑去抗议,这什么歌啊,怎么唱得五音不全?”
罗大佑就这样用特立独行的演唱风格,引起台湾歌坛和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骚动。
一袭黑衣,玩世不恭的他高声呐喊着“台北不是我的家”,从一片校园歌曲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台湾摇滚第一人”。
专辑中的那首《鹿港小镇》则最早唱出了年轻的都市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与无奈。
歌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拷问着世人:在乡村不断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保留传统,不迷失内心深处最单纯最善良的东西?
04
振聋发聩的声音总是由社会的土壤孕育而成,《之乎者也》的问世同样与当时台湾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年的台湾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进入了都市化进程。
现代冲击着传统,让整个社会处于痛苦而剧烈的转型期。
以往风花雪月的台湾民歌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他们急需一个出口表达对压抑氛围的极度愤懑,而罗大佑正是用摇滚音乐和尖锐的歌词深刻地道出了人们的心声。
《之乎者也》所表达的完全是一种对时代的呐喊,对社会良知的渴求,以及对处于变革时期中人们道德的反省,这在当年无异于晴天霹雳般的存在。
那些年的台湾媒体把罗大佑定义为洪水猛兽,强烈地拒绝着罗大佑的音乐,但年,滚石却冒着巨大的风险,再次为罗大佑出版了第二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
在这张专辑中,罗大佑继续体察社会,创作了《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等主题深刻宏大的作品,更加细腻地描摹了台湾社会在一个变革时代的大众心境;同时也把他对爱情的感悟写成了《爱的箴言》等一批温和内敛的爱情歌曲。
从极具批判精神的摇滚,到委婉动听的情歌,只有滚石是“最懂”罗大佑的,当然也只有滚石才能给予罗大佑这样的“时代记录者”最宽松的创作空间。
二者合力将台湾流行音乐从一个只会唱民歌的孩童,变成了一个会思考的大人。
05
在不遗余力地为罗大佑、张艾嘉等唱作型歌手推出唱片的同时,滚石还独具慧眼地发掘了另外两位颇具特色的女歌手——潘越云、齐豫。
由潘越云演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相信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爱情的启蒙”。
在这首歌大获成功之后,滚石再度发扬“人文至上”的精神,找到台湾著名流浪女作家三毛,携手齐豫、潘越云两位歌手,共同推出了新专辑。
这张专辑取名为《三毛第十五号作品:回声》,足见三毛对它的重视程度。
三个具有波西米亚气质的女人,在富有文学气息的歌词和诗意音乐的演绎下,散发出一种新当代女性独有的浪漫主义韵味。
当时,三毛等一批台湾作家的作品已经开始进入大陆。
在人们还十分羞于谈论爱情,整个社会几乎是一片“情感荒漠”时,三毛作品中描写的跨国爱情和神秘多彩的异域风情,无疑为久违世界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窗,自然也受到了内地年轻人的青睐。
于是,滚石的这张由三毛填词的经典专辑同样引起了内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它的诞生也是滚石唱片注重作品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核的最佳注脚。
06
年,就在滚石先后推出了罗大佑、齐豫、潘越云这些极具个人特色的歌手,树立起了独特的人文风格之时,“愤怒青年”罗大佑却出人意料地告别了自己在台湾的事业,决定赴美深造。
年底,滚石为即将离开台湾的罗大佑举行了一场名为“青春舞曲”的告别演唱会。
此时,他与张艾嘉的爱情也走到了尽头。
虽然性格都颇为强势的二人注定无法走到一起,但他们却一直是十分默契的事业拍档。
年正值国际和平年,围绕这个主题,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巨星创作并演唱了一首《Wearetheworld》,感动全球。
为了呼应这个主题,台湾乐坛决定也创作一首公益歌曲。
于是,张艾嘉再次找到了已远在美国的罗大佑,谱写了那首由数十名台湾歌手共同演唱的名曲——《明天会更好》。
朗朗上口的旋律,大气深沉的内涵,这首优秀作品同样深深打动了海峡这端的大陆音乐人。
那时的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刚刚起步,人们对流行音乐总体上是排斥的。
有关部门甚至规定“三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这使得流行乐手们始终没有机会当众举行音乐会。
而《明天会更好》则激发了内地音乐人郭峰的灵感,他决定写出一首充满凝聚力的公益歌曲,来改变大家对流行音乐的偏见。
年5月,一百名内地歌手在首都体育馆同声高唱由郭峰创作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这场震撼人心的百人合唱在内地流行音乐史上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年,罗大佑决定放弃行医,将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他前往香港一手创办了“音乐工厂”,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
这也为滚石唱片在香港地区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在香港期间,罗大佑参与了许多电影音乐的制作。
年,他再度与张艾嘉合作,为电影《阿郎的故事》创作了插曲《恋曲》。
年,在电影《滚滚红尘》中,罗大佑又谱写了极具中国古典意味的同名主题曲。
时隔多年后再重听这些挥之不去的永恒经典,仍不禁感叹:
那段时光真的是属于罗大佑和滚石的“恋曲时代”,那些作品总是那样充满朝气,又总是能够在诗意与反叛之间找到绝佳的平衡点。
结语
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和预言者,罗大佑当年写下的每一句歌词都在当下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
我们曾在《童年》絮絮的诉说中回忆往事,在《光阴的故事》中慨叹青春的多愁,也在《未来的主人翁》中开始反思人生……
我们几乎是看着自己的脚印在滚石和罗大佑的音符里重现。
尽管罗大佑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便离开了滚石的发源地台湾,但他无疑是滚石早期最为闪亮的代表人物,也是最能反映滚石黄金时代乃至滚石精神的歌者。
他开创了流行歌曲全新的表达方式,也让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深刻影响了华语流行乐坛的走向。
当一个音乐厂牌与一个音乐人捆绑在一起,又和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产生数不清的交集时,他们的存在意义必将远远超越音乐本身。
因为,即使听歌的人不赋予他们这样那样的含义,时代也会赋予他们。
滚石传奇40年,下期精彩继续!
:
滚石弹指三十年屹立不倒的音乐传奇,新民周刊专访台湾流行音乐教母黄韵玲:滚石说不完的回忆,新民周刊《四十年的滚石里装着你我光阴的故事》,作者:赵小薇,物质生活参考(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西瓜家的放映厅:
坚持先娱己后娱人,
做有深度的原创影评、剧评、娱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