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的音乐人没有音乐收入版税之外原创

除了创作所得,音乐人还能靠什么挣钱呢?很多行业报告都显示,目前,教育和演出是音乐人的两大重要来源,下午在琴行教琴,晚上去酒吧驻唱也是很多音乐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在全世界范围内,原创音乐人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太挣钱的职业。在美国电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机》中,男主人公看着自己考入哈佛大学音乐专业的孩子,依然认为他将来有可能衣食无着,在街边卖唱。

在中国,音乐人更穷。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中国音乐人报告》指出,中国音乐人的平均收入只有世界同等收入的9%。其中,有52%的音乐人没有音乐收入。

虽然穷,但音乐人在物质方面很有“盼头”。许多行业虽然可以使你在入行之初就过上温饱生活,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升空间有限,做到最后也很难实现阶级跨越。音乐行业普遍贫困,但只要混出来就是大富大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的统计,年,美国Billboard百强单曲榜的音乐人当中有26.5%来自经济状况居全美最底层的10%的家庭。艾伦·克鲁格认为,如果一个音乐人的作品进入Billboard百强单曲榜,他很可能会跻身于当年全美收入最高的1%的行列,很明显,在阶级固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音乐行业比绝大多数行业都更容易诞生“土鸡变凤凰”的故事

这份成功的可能性,和对音乐本身的热爱混在一起,吸引和支撑着许多年轻人投身于歌曲创作。在很大一部分年轻音乐人的畅想中,自己终将能靠版税维生,并且过得不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苹果唱片公司就看准了这种心态,在广告中宣传称:“有天赋的小伙,把作品寄到贝克街的苹果音乐,就开上宾利了!

跨阶级逆袭的故事固然激励人,但原创音乐人的财务自由之路,远比选秀广告和音乐公司所描述的要坎坷和复杂,鉴于音乐行业的偶然性与竞争激烈程度,每个真心热爱创作,想从事这一行的音乐人都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辈子都无法靠版税养活自己,应该如何谋生?

大多数人注定过不上“靠版税吃饭”的日子

靠版税养活自己”为什么这么让人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种“不干活也有钱”的生活状态。汪峰在一次演讲中十分羡慕地讲起加拿大唱作人艾拉妮丝·莫莉塞特的经历,这位与汪峰年龄相仿的歌手,凭一张专辑赚得大概一亿美金版税,而且由于专辑的持续销售,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汪峰介绍,由于实现了财务自由,莫莉塞特得以真正无畏、忘我地写歌,其后期的音乐确实也越来越好。相信这也是很多音乐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创作状态——吃喝不愁,想写什么写什么

然而,令人失望的现实是,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大多音乐人注定过不上仅靠版税就能养活自己的日子。

在今天的音乐行业,“靠版税吃饭”就是这样一种执念,它既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并不是一个通过努力就很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如果音乐人陷入“不靠原创吃饭不靠版税吃饭就不行”的思维中,就有些偏激了。摇滚歌手郑钧就曾经批评过这种思维。

另一个乐坛大佬崔健也不认同这种不现实的想法,在谈及一些住在城中村里“死磕”的地下音乐人时,崔健表示,这些人或许并不理解真正的社会。采访中,崔健隔着屏幕有些急躁地问贫穷的音乐人:为什么不去找工作?

幸运的是,在今天,出现了上文中提到的各种职业机会,“找个班上,业余时间搞音乐”不再是唯一的选项,但妥协仍然不可避免。成为巨星,靠版税住进别墅,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命运而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如果你没有这个命运,就应该即使制定planB,而不是作无谓的抱怨与坚持。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都有关系,如果把周杰伦放到你的生长环境中,他未必能做得比你更好。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通过力所能及的努力接近梦想,尽力撑下去。这样无论将来好运能否降临到你身上,你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音乐人,不比任何一个在体育场里开演唱会的巨星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