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蔷是谁?
她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她是第一个唱劲歌的歌手,她是第一个打扮得如此前卫登上专辑封面的歌手,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也是第一个曾被媒体全面忽视的女歌手,她为中国乐坛开创了第一个disco的时代。
在她最火的时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一口气就出了六张专辑,两年时间十九张专辑。要知道周杰伦时至今日专辑数量也没有也没有超过张蔷。一时间她成为了中国乐坛的南北二张,一个张蔷,一个张行。
年她在18岁的时候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歌手,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女歌手第三名”这个排名超过了惠妮特休斯顿和邓丽君年。同年音乐专辑《星期六》销量突破万张。
张蔷,是当之无愧的迪斯科女王。
她的歌曲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那个被电子音乐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时代,14岁时的张蔷,由母亲帮忙报名参加了青歌赛,张蔷打扮前卫,顶着爆炸头唱了美国著名愈合卡朋特乐队的歌曲《什锦菜》惊艳四座,却没得奖,给出的理由是外形太过夸张,歌曲过于前卫。
年在一次三门峡的演出中,演出进行一半就被叫停,理由是她的音乐会毒害青少年。正是这样的格格不入,让张蔷难以进入电视广播,甚至有人让她去南方唱茶座。
同年,百名歌手为世界和平年在工体献唱的《让世界充满爱》,邀请了当时流行音乐界几乎所有知名歌手参加,然而这其中并没有张蔷的身影。
而那一年正是她出专辑最多,最红火的一年。
在那个时代,她是唯一的中文迪斯科歌手。张蔷对高音的处理,直白地打破了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也在“的士高”还没从香港进入内地时,她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什么是迪斯科。
以至于当08年她第一次举办自己专场演唱会时,一半从北京郊区赶来的歌迷们,看到虽然造型夸张但怎么看也像一个安静的小姑娘的张蔷,台下40岁的中年人听到这个声音泪流满面。
87年她的新专辑《潇洒地走》上面用醒目的字写着“绝版”两个字。因为那时19岁的张蔷决定去澳洲开启留学生涯。而这一去是打算永远不再回来的。
她不知道这一年港台音乐在内地风起云涌。内地歌手也涌现出了崔健,费翔,杭天琪,田震等等在乐坛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歌手。那一年,张蔷只想过相夫教子的生活。
临行时,她在专辑留言说到,“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张蔷,近两年来承蒙各位厚爱,已经录制了十五集盒带。今天当我走进录音棚的时候,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伤,因为这是我为朋友留下的最后一集盒带,当你们听到我的歌声时,我已经到了遥远的澳大利亚,开始了留学的新生活……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依恋我的母亲,我眷恋我的祖国,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爱,再见了亲人们,谢谢了朋友们。”
至此,她消失在了短暂爆红的歌坛。从85年到87年属于张蔷的时代只有短短三年。然而她却在央视08年推出的《风起张蔷》中,和长江科学考察漂流队、铁饭碗、出国潮一起,代表了整个八十年代。
迟来的认可注定了经久不衰
直到21世纪,央视的编导打通张蔷的电话,想邀请她演唱《相思河畔》。她觉得这首歌并不能代表她的演出风格,坚持演唱那首《爱你在心口难开》。
这场晚会是她十五年来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舞台上,央视请她出山的效果不言而喻,很快就有唱片公司找她签约,媒体也竞相采访。
而这些新闻在发布时,无一例外地将她称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早期代表人物。
作为注定会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当我们去询问张蔷如何看待自己,她的回答只是“我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新专辑《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把她再次带入了观众的视野。这张专辑获得了年度华语金曲奖“十大华语唱片奖”。
对于这首新专辑,新浪网如是评价到:《我的八十年代》很好地定义了专辑的概念,歌词也非常朴实,迪斯科和朦胧诗这两个八十年代的文化标签被张蔷反复的吟唱,可以引起中年听众的集体怀旧。
《手扶拖拉机斯基》斯基、诺夫、维奇,充满了苏联风情,把我们带入了“老大哥”的时代。仿佛置身于北展,军博等充满苏式风情的建筑内。没有指向性的歌词,充满了新裤子的特点。
时髦与混搭,浑然天成。
而她似乎也代表了这一时代的烙印。
年她登上的BTV《档案》节目,就像其他古早的歌手一样被印在了历史档案中。
除了歌迷很少有人注意到她这些年都在坚持出自己的新专辑,依然是节奏感十足的电子音乐。
张蔷是从来不会过度迎合观众的,即便到了21世纪,她仍然保有着最初对歌曲的炽爱。
“爆炸头”、“亮片裙装”“少女般的嗓音”是张蔷最鲜明的个人特色,即使世纪更迭,她依然保持自我,只唱她爱的电音舞曲。
正如《天赐的声音》中《柠檬树》+《路灯下的小姑娘》的组合,张蔷自己说,“我觉得刚刚的表演自己很满意”,即便它在网上的播放量甚至不足四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