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娱乐圈都配不上的男神去世了,我为

白癜风需要吃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03/5898665.html

聊一件旧事。

31年前的香港红磡,“BeyondLive生命接触演唱会”空前绝后。

这是香港乐队第一次在红磡体育场举办演唱会。

这是Beyond四子最后一次大型演出。

31年后,也就是前几日,这场演唱会在线上重映了。

2个小时1.4亿人观看。

观看人数令人咋舌,声量却不大。

没有刷屏,没有屠榜。

人们点进去,只是静静听。

曲罢,人散,各自归。

徒留一把重新燃起的火,在心中久久地烧着。

再往前追溯到六月份。

这个六月,是Beyond主唱黄家驹的60岁冥诞,也是他离开的29周年。

他明明已经离开那么久,却似乎从未远去。

只要一提到他,就有无数声音回响。

综艺《声生不息》用《海阔天空》开头,《不再犹豫》作结。

林子祥在节目上坦言,“港乐的骄傲”,有黄家驹。

谢霆锋每每陷入压抑痛苦,便会开车去到家驹的墓前,点上三根烟。

黄家驹的歌总有这样一种托举人心的能量。

时间打不倒,流行筛不掉。

人人都知道,黄家驹是传奇,是巨星。

这些标签太大了,我们根本看不清他的样子,只剩一个醒目的符号。

真实的他,更像是个红衣侠客。

“我背上吉他,就像背上一把宝剑。”

而红衣,就是他穿了10年的红夹克。

再倒回去一点,他就是个喜欢音乐的穷小子。

那时,他跟几个和他一样的穷小子们挤在“二楼后座”,天天逃班练琴。

一无所有。

除了梦想和快乐。

再穷都是好日子

黄家驹小时候并不特别。

和所有调皮的孩子一样,经常逃课出去玩,根本不爱学习。

对数学一窍不通,高中毕业就念不下去了,只能出去找工作。

做过办公室助理、打过铝窗,还当过推销员。

没什么梦想可言,日子过一天是一天,不咸不淡。

唯一的色彩是音乐给的。

黄家驹喜欢英国摇滚,大卫·鲍伊、齐柏林飞艇、深紫乐队等等,都是他的挚爱。

黄家驹生前收藏

这时候的黄家驹,只把音乐当作生活的消遣,爱听而已,什么乐器都不会。

几年之后,黄家驹说:“我想如果没有音乐我会死的。”

改变他的,是一把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吉他。

这是邻居搬家时留下的,黄家驹看到也不嫌脏,想着捡回来送给朋友。

朋友说过,自己的理想就是拥有一把吉他。

结果这把吉他太过破烂,朋友说什么也不肯要,黄家驹就自己留下了。

阴差阳错,命中注定般,黄家驹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把吉他。

没练多久,黄家驹就加入了一个业余乐队,负责节奏吉他。

结果两天后,主音吉他手就把他赶了出去,丢下一句话:

“你弹得太烂了,根本不配玩音乐。”

17岁的少年最是要强,哪能受得了这种侮辱。

“我一定要把吉他弹得比他更好!”

黄家驹在弟弟黄家强面前,立下人生第一个目标。

谁能想到,这位摇滚巨星的音乐之路,缘起于少年的自尊心。

此后,家驹下班第一件事便是练琴。家驹妈妈每天回到家,都能看见儿子在那里捣弄吉他。

旁边还摆了一盆温水,手练得痛了,就在温水里泡上一会,再接着练。

这一练,就完全沉醉进去了。

音乐让黄家驹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便有后来的鼓手叶世荣。

叶世荣在保险公司做业务员,把黄家驹也拉了过去。

穿着保险公司制服的黄家驹和叶世荣

这工作不用整天待在公司。

一到下午,朋友几个就打着拜访客户的名义,出去玩音乐。

漫步香港街头,去唱片店听歌,在茶餐厅聊音乐,到处找地方弹吉他,好不快活。

没钱了,白馒头蘸糖就能吃,去茶餐厅几人只点一杯奶茶,一直续杯到变成白水。

浸泡在音乐里的日子,如梦似幻,怎样过都是好日子。

最春风得意时,是在《吉他》杂志办的比赛中拿到冠军。

为了参加比赛,黄家驹和朋友们正式组了乐队,乐队的名字,就是后来如雷贯耳的Beyond。

叶世荣骗家人要结婚,换来祖宅的一个小房间,用作排练基地。

这里便是“二楼后座”。

家驹去世后,只剩三人的Beyond,发的第一张专辑就叫《二楼后座》。

这是Beyond的伊甸园,是他们“第二个家”。

排练的时候,因为太过扰民,警察常常找上门。

有次警察还没走远,他们就忍不住继续排练,警察听了一会,竟然不想走了,成了他们的乐迷。

那时,披头士乐队让摇滚风刮遍全球,比赛的乐队大半都是翻唱他们的歌。

黄家驹不愿,要唱就得唱自己的原创。

凭着黄家驹写的两首歌,Beyond在全场的翻唱中冒出了头,拿了冠军。

意气风发正当时,黄家驹要趁着这股劲儿自费办一场演唱会。

于是他带着成员一起四处筹钱,过上了一边打工攒钱,一边忙着筹备演唱会的繁忙生活。

最累的时候,黄家驹一天要打五份工。

可只要回到“二楼后座”,只要摸到吉他,生活的苦瞬间烟消云散。

似乎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一头扎进理想里

所有人都没想到,Beyond遇到的第一个打击来自队内。

临近演唱会,吉他手陈时安突然要离开香港,出国读书。

一时间整个乐队兵荒马乱。

演唱会还办吗?当然。

这时候的黄家驹,已经一头冲进音乐梦想里,只管向前。

他找到帮演唱会做美术设计的黄贯中,游说他临时救场。

黄贯中自诩已经是个爱音乐的疯人,一天十个小时都在练琴,醒来发现怀里还抱着吉他。

但是遇到黄家驹,他甘拜下风。

“吉他已经成为他身体里的一部分了。”

黄家驹什么音乐都听,不单是摇滚,民俗音乐、“不堪入耳”的实验音乐,通通都喜欢。

跟黄贯中聊起音乐来滔滔不绝,足足能讲上三天。这股对音乐的痴心劲,让黄贯中彻底被折服了。

后来黄贯中回忆说,“没有黄家驹,就没有现在的我”。

集齐成员后,第一次演唱会如期举行,名叫“Beyond——永远等待”。

为了这场演唱会,他们自己上街,挨个给路人发传单卖门票。

自己设计的演唱会门票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却没有换来成功。

五百个座位,只做了三百人,演出没到一半,观众走了大半。

亏了六千多,打工的钱赔个精光。

热血青年怎会甘心,黄家驹骨子里的倔劲又上来了。

演唱会不行,作品也没唱片公司要,那就自己掏钱做专辑。

不过,这一次如果不成功,就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吧。

就这样,Beyond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问世。

其实黄家驹并非空想主义者,Beyond那时已经在地下乐坛小有名气。

去台湾参加音乐节,由于现场反响太热烈,主办方还给他们安排了专场加演。

但是,这张纯粹为自己做的专辑,既没有流行音乐的传唱度,又没有商业的包装和营销,依旧大扑街。

沮丧之际,一位经纪人注意到了他们。

陈健添等人和Beyond合影

他叫陈健添,王菲和黑豹乐队,都是他一手挖掘。

这位眼光独到的经纪人专程去到逼仄的二楼后座,一进门就看到穿着红夹克的黄家驹坐在角落里,反复擦拭手中的吉他。

听了几首黄家驹的原创以后,签下Beyond。

这个“香港的地下乐队”,终于走到了地上。

然而成名并非易事,在才华和商业之间,横跨着一道鸿沟。

才华是自我,商业是大众。从自我抽身,向大众靠近,注定是艰难的。

签了公司之后,Beyond发了一张演唱会同名EP《永远等待》,两张专辑《亚拉伯跳舞女郎》《现代舞台》,双双扑街。

乐队原来的粉丝,觉得Beyond音乐没有从前那么前卫了,痛批他们是“摇滚叛徒”。

而大众对Beyond的印象,是不务正业的“妹妹仔”——

留长头发的混小子,只会吸引女孩注意,台下那群爱尖叫的女孩,都是被他们带坏的。

圈内不认,圈外不齿。

公司也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下一张专辑如果还是反响平平,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最煎熬的时候,黄家驹的姐姐告诉他:音乐不是自己玩的,还要被更多人接受,只有大众接受了,才能进一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懂这个道理,做音乐前卫当然好,可流行也一样能有好作品。

于是黄家驹让乐队成员剪了长发,变成正经唱歌的样子。

用更朗朗上口的旋律写歌,但编曲和歌词绝不妥协。

《大地》这首歌,原名《长江》,无关情爱,满是乡愁。

好友从内地回港,跟家驹提了一嘴长江黄河,家驹着了迷,拉着他聊了一整晚,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地》。

虽未曾谋面,却深植心底。

香港仔黄家驹对大陆的乡愁,大抵是如此。

起初,陈健添不愿把《大地》放在第三张专辑里,若不是黄家驹的一再坚持,恐怕我们真的无缘Beyond了。

当时的香港歌坛,沉浸在谭咏麟带起的情歌风浪里,情情爱爱不绝于耳。

充满东方色彩的《大地》横空出世,一举拿下年“十大劲歌金曲”,从此开启香港“非情歌时代”。

Beyond,终于走过了籍籍无名的时光,成为首支登上香港红磡体育馆的乐队,连开五场,座无虚席。

三年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奖杯拿个不停,乐坛影坛双栖,甚至出了自传电影,这股风潮刮遍港澳台陆,可谓红极一时。

可聚光灯下的黄家驹,仍算不上开心。

公司要更容易传唱的流行乐,于是家驹写了《真的爱你》《喜欢你》。

这两首竟打败了其它,成了代表作,一遍遍地被指定要求演唱。

情歌,仍是主流。

为了维持名气,在公司安排下,他们上综艺、赔笑脸,做各种无聊游戏,辗转于酒局。

娱乐圈浮华至上的风气,让家驹身心俱疲。

《俾面派对》振聋发聩地说道:

“派对永冇真意义。”

一边是愈发响亮的“巨星”的呼声,一边是被迫渐行渐远的音乐初心。

“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丢下这句惹怒香港乐坛的话,在最红的时候,Beyond出走了。

世间再无黄家驹

回看“离开香港”这个决定,有人感慨顶峰变路的勇气,有人唏嘘走入一条绝路。

可无论怎么看,都是必然。

黄家驹,是香港乐坛的一个异类,异军突起固然新鲜,可并没有接纳的土壤。

在Beyond之前,不仅情歌当道,也翻唱成风,单靠日本歌曲就养活了不少香港填词人。

翻唱多了,甚至会出现一曲多词的情况。

而在Beyond的时代,他们的绝大部分歌曲都是原创。

作为一支摇滚乐队,Beyond虽因风格不够反叛而被广泛讨论是否算得上“摇滚”。

正是为了表达,所以在取舍中尽力平衡。

一开始这音乐唱给自己听,实验小众的曲风,说着自己的喜怒心酸;

后来想在音乐中讲更多,关乎战争与孩童、大地与归属,于是在编曲上趋于流行、朗朗上口,好让更多人倾听。

那是一个温和的、天真的、却始终不放弃的理想主义者最真挚的话语。

《再见理想》描绘了少年低谷时的奋斗;

《逝去日子》激励青年人向上拼搏;

《我有我风格》记录乐队的成长。

再见理想音乐:BEYOND-原来Beyond最后精选

连被公司催出的情歌,也是市面上难见的真诚。

据传家驹工作太专注,忽略了女友,分手之后回忆音容笑貌,才作出《喜欢你》这首歌;

《真的爱你》又将目光聚焦母亲,以乐表白。

他连情歌都仍带着与那时乐坛风气并不相符的认真劲儿。

唱不出靡靡之音的黄家驹,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