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未成年选秀,又土又清流

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m.39.net/pf/a_4631557.html

很久没出过好口碑的音乐节目了。

去年的《歌手》,豆瓣只有4.9,曾开创国内音乐选秀的《中国好声音》,也只拿了5.8。

剩下的,几乎全是粗制滥造的偶像选秀。

所以当看到8.6分的《声梦传奇》时,吓了一跳,居然有音乐综艺能拿这么高分?

点开,噢是TVB的,那不惊讶了。

抛开其他因素,香港做音乐综艺一直以来都蛮有功力的。

《残酷一叮》当年真的几乎承包我每个星期的笑点(狠狠地留下时代的眼泪),有被拉胯唱功雷到的,也有被实力选手惊艳。

其实最大的特点就俩字:真实。

来参加TVB的节目真的很需要勇气,就像这次的《声梦传奇》,绝对是蝉主这几年来看过“车祸现场”最多的节目了,参考对象包括《创造营》。

TVB有多真,来,我带你们品品。

01

绝不修音的选秀

也只有TVB敢

《声梦传奇》最真的一点是,绝对不修音。

在所有选手里可以说是最备受瞩目和寄予厚望的Gigi,一首《永不失联的爱》,却因为破音和“相信”二字的唱腔,观众表示:还是漂流瓶联系吧。

破音还算是可控范围的失误了,其他的选手还有整首歌基本不在调上的,音飘的等等各种问题,《声梦传奇》都1:1放原片呈现了。

评委的痛苦面具,节目组也一个不落地给足镜头...

绝,还是TVB绝。

就是,你见过主持人这样介绍选手的吗?

低情商:你长得不帅

高情商:不是很丑,但很温柔

Felix:那我走?

演唱部分,他的声线很温柔却发挥失准,李克勤接着补刀——

低情商:你唱功不行

高情商:你的特色就是你很平凡

哈肯其实是想表达他的声音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打动人,结果说出口就是刀片。

《声梦传奇》能拿8.6高分,除了节目和选手真实,很大一部分的分更多是给评委的。

不是夸,它确实有诚意,导师评委配置说是港台之最也不为过。

主理人是李克勤,导师是泳儿、卫兰、周柏豪、JW、AGA、李幸倪等当今香港乐坛中招牌级别的歌手。

请来的25位评委中,除了星梦、英皇、寰亚、华纳、环球、索尼六大唱片公司的代表,剩下的都是资深音乐监制、金牌音乐制作人、填词作曲人、电台DJ等专业人士。

比如有长年合作Eason、容祖儿、郑秀文等大咖的香港金牌制作人舒文,给方大同、张敬轩等歌手做过唱片监制的周锡汉,还有鬼才音乐人“大魔王”陈奂仁。

哪是什么选秀啊,简直是唱片公司面试!

一群十几二十岁不到的小年轻,面对着一群大佬个人solo,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业务能力,听取面试官的评价然后现场直接收“offer”,但也可能收不到。

当内地的比赛节目里李诚儒老师因为太严厉被围攻,《声梦传奇》里几乎人均“李诚儒”。

专业评委们真不是“吃素的”,内地节目里看不到的“骂人”环节,在这里大呼过瘾。

如何委婉地表达一个人唱歌没有感情?

给选手们排练的制作人说:“他们很喜欢唱卡拉OK,而不是唱歌”。

唱得很硬,不好就直说。

一针见血,直接指出音准和声线问题。

然后,一句反问doublekill:

批评选手不够,还有批评导师的。

演唱发挥失常,有评委评价:“如果两位都这么差的话,我会选那位有自知之明一点的”,而

陈奂仁则直接说:“我要批评的不是选手,而是他们的导师”。

比起“如坐针毡”的抽象表达,评委们是有的放矢的批评,很具体、细节地指出选手的问题。

感觉我是选手,被这样批评反而是收获。

批评完后,也会给出中肯且真诚的建议。

当见过太多“空洞废话”的选秀后,评委一针见血不说片汤话,光这一点就很吸引。

不是光吹捧和一堆空洞的抽象话,评委的点评都很有用,就算是屏幕前的我也感觉收获良多。

喜欢《声梦传奇》还有一点,节奏快。

公布分数+选人只花了两分钟,这要在内娱,广告+回放+渲染起码半小时起步。

那些年,被《好声音》的选导师环节和《歌手》的“洪涛喝水part”折磨的痛,在这治好了。

不糊弄,不粉饰,不偏袒,尊重真实和观众,《声梦传奇》做到这一点已经难得。

02

“宣扬国风”和“粤语歌自救”

你很难在内娱的竞技节目里听到选手之间的真实评价,不管实力如何,一问几乎都是互捧漂亮话。

在《声梦传奇》,选手互相“diss”有。

被反复鞭尸,有。

14岁女孩Chantel,因为发挥拉胯得了全场最低分9分,被“贬”到危险区房间里。

被评“最有星相”的结果拿到最低分,本就是14岁小孩,肯定难过,在舞台一直哭到房间。

结果,节目还要时不时cue她出来,哭得一脸通红狼狈地被问感觉怎么样。

(知道残忍还要反复鞭尸人家,节目组你们没有心...

是残忍了点,但《声梦传奇》让正在式微的香港乐坛,看到了点星星之火。

或者说,是粤语歌。

香港乐坛被唱衰,不是这一两年的事了。

以香港为代表的粤语歌更是生存艰难,已不复当年勇,但事实上,其实整个华语音乐大环境这些年都不大好。

内娱的音乐节目大多打着“宣扬国风”的旗号,却总一昧讨好流量。

《为歌而赞》里,凤凰传奇一首《海底》唱得全网落泪,却被打出最低分。

用电音来掩盖唱功拉胯的“吴亦凡们”,一首《大碗宽面》就奠定“国风宣传大使”地位。可24年前,凤凰传奇就已经开始民族+流行rap的唱法。

前段时间,以“国际团”宣扬国风的偶像组合into1,11人唱的《山河图》都不如曾毅一人的声音有气势。

真正从音乐选秀出来的“华语新星”,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毛不易。

如果说内地音乐综艺的初衷是“国风雄起”,那么香港的初衷是“拯救粤语”。

当年港台地区的娱乐文化兴盛,粤语歌响彻整个华语乐坛,诞生了大批优秀的歌手,可以说整个香港当年何其灿烂辉煌。

但现在,光辉不再。

香港乐坛的兴衰和香港的地位密切相关。当今的大环境下,内地娱乐业快速繁荣,香港的歌手和演员在内地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生代歌手邓紫棋现在出的新歌大多是华语专辑,老牌天王李克勤也在内地个个音乐综艺里露脸。

不是什么“港乐优越”,只是如果大家都北上了,粤语歌还剩多少人唱?

华语乐坛,粤语本就有一席之地,“中国风”里,也应该有粤语歌的位置。

无关香港乐坛有无“玩完”。

03

香港乐坛,还没玩完

知乎上,在“粤语歌有没有可能再次流行起来?”问题下,有00后回答:“粤语歌永远都不会流行,以前不会,现在和未来都不会”。

香港乐坛曾经的兴盛和巅峰,肯定无可否认,但从中也能窥探,不少00后对粤语歌是“唱衰”的态度。

蝉主在广州也深有体会,别说粤语歌,两广地区说粤语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

华语乐坛经过时间迭代,并基于娱乐市场的大换血,粤语歌丧失了优势,再加上本身粤语本身属于地方方言,低潮是必然的。

我无比赞成推广普通话,但很难接受粤语被摧残。

香港乐坛的光辉也许回不去,但粤语歌不能消亡。

香港金牌制作人舒文曾在《麦王争霸》中说过:“你说粤语歌死了,但是就算走到哈尔滨还是有人会唱陈奕迅的粤语歌,BEYOND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任何一个环境都是有轮回的,现在只能说是粤语歌曲的一个低潮,但是远没到死,我们这些音乐人更应该好好做,只有做好了,才有可能让低潮快点过去,迎来下一个高潮。”

也许这就是《声梦传奇》的初衷:“大环境改变不了,那就在还喜欢唱粤语歌的部分人中播下粤语歌的种子”。

即使在节目里,也有不少选手唱国语歌。

但至少对于被唱衰香港歌坛和式微的粤语歌来说,只要有一个人唱粤语歌,他们都是难得的希望之光。

从巅峰滑下坡的香港乐坛,需要这些声音,微弱但总比失声好。

香港音乐、电影因为自身发展或是重心北上的原因,都已很难重回往日荣光。

香港电影和香港乐坛如今的状态其实很迷离:好像死了,但又没完全死透。

但反过来想想,也许不是坏事。

当大众需求不再要求香港产出巨量的娱乐产品时,音乐和电影回归艺术属性的可能也变宽了。

被嘲青黄不接,往往能激发更多元化的表达。

但一昧地怀念过去的荣光,把“港片港乐已死”当成哀叹,有了新的歌者、新的尝试、新的加入却没有新的观众和听众,那不是更悲哀?

试着敞开胸怀,接受也许正在书写的后浪,毕竟死,谁说不是生之始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