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乐的载体,黑胶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年CD诞生。之后,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贬值严重。几十年之后,作为怀旧与青春的叠加产品,黑胶唱片复兴已成全球性趋势:数据显示,从年到年这15年间,黑胶唱片基本上以每年百分比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年到年十年间,全球黑胶产业的营收增长近10倍。
有趣的是,近年来购买黑胶唱片的,恰恰是那些出生在CD和数字音乐时代的年轻人。美国音乐市场有44%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购买黑胶唱片的数量占到了黑胶销售总量的77%。英国广播公司发起一份民意调查后发现,将近一半的黑胶唱片买家在35岁以下,其中16%的买家在18岁至24岁之间,33%黑胶唱片消费者在25岁至34岁之间。
黑胶回潮的背后,藏黑胶、听黑胶、做黑胶的青年故事,同样值得玩味。
初次接触:买黑胶就像收藏“珍宝”一样
80后的阿水是江西人,涉足黑胶唱片业10年:从最初不知黑胶为何物到如今收藏黑胶唱片超过张,从最初单纯的收藏者到独立发行、制作包括郑钧等人作品在内的一百多套黑胶唱片。10年的光阴,见证着阿水对黑胶的情结,也见证了黑胶唱片从无人问津到突然回潮备受追捧的整个过程。
年,阿水组建的乐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小有成绩,被德国的一家公司收入麾下,于第二年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唱片。公司老板给他寄CD时,顺带送了几张黑胶唱片。那只是几张普通的黑胶唱片,收录着国外不知名的金属乐队的音乐,第一次接触黑胶唱片的阿水立即被这种大唱片深深吸引。“当时黑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传说中的物件,因为我一直对CD不是特别感兴趣,当时接触最多的是卡带。但是当我拿到黑胶的时候,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唱片。”
阿水和他收藏的黑胶唱片
这几张黑胶唱片,虽然很小众,市场上很便宜就能买到,但阿水一直珍藏着,就像收藏着一件“珍宝”一样。与此同时,他开始通过网络购买喜欢的黑胶。
阿水说,当时国内的黑胶市场并不像现在这般繁荣,能见到的多数是港台中古品,还有极少数是欧美主流大牌。社会上大部分人对黑胶没有概念,有些人甚至不知道黑胶唱片是什么。他主要通过海淘的方式购买,喜欢的专辑几乎都会配齐一张黑胶。到今天,他收藏的黑胶唱片已经超过张,其中大多数是偏门的金属类唱片,市场相对小众,购买价钱不贵,未来可能也不会升值,但是在他眼中都是“珍宝”。
相比之下,倒是一些华语流行和摇滚品类的黑胶升值空间巨大。例如,早年间好友送他一张指南针乐队年发行的首张经典专辑《选择坚强》,买的时候只花了10元钱,到年已被炒到了元-元。
困顿时期:“压货”严重,第一批黑胶基本靠送
费心淘黑胶的过程,也让阿水萌生了自己做唱片的念头,“初衷特简单,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给身边优秀的乐队制作黑胶,让跟我同样喜好的乐迷朋友能购买到小众金属风格的中国乐队黑胶专辑。”
年1月11日,阿水成立了一支黑胶独立厂牌——StressHormonesRecords(“司乐唱片”前身)。最开始做的唱片,都是身边的小众金属乐队,每次的发行量也很少,—张,由合作的唱片店代卖。但基本都是“压货”,卖不动,因为受众太少了,直到现在依然还有不少当时积压的黑胶。
那个时候国内没有制作黑胶唱片的工厂,阿水发行的第一张黑胶唱片,是在德国制作,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因为母带出现了问题,导致成品全部作废,只能重新制作;接着成品黑胶唱片运回国的时候,被海关扣了,因为当时黑胶唱片依然很小众,不能被马上确定是否属于正当货物;等到终于上架的时候,销路并不理想,结局注定是亏损,到最后只能作为礼物赠送。但这并没有打击阿水继续做黑胶的信心和决心,“其实我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这是厂牌的第一张唱片,再怎么样也要做出来,不在意亏盈。”
阿水保留出品的所有母盘模具(Matrix),生产黑胶都是靠这张金属模具
高光时刻:痛仰乐队8张黑胶0.04秒全部卖完
那几年,阿水一边做黑胶唱片,一边还上着跟音乐无关的朝九晚五的班——用在服装店赚的钱来补贴厂牌。在做黑胶的日子里,阿水的乐队一直还在。
又要上班,又要做黑胶,还得想法子赚钱养家,有时真的感觉分身乏术,精疲力尽,让他一直坚持的动力,除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还有身边朋友以及买家们的鼓励,“乐队就像是精神寄托,做唱片是事业,上班则是提供物质基础。”
因为经费有限,早期的唱片封面设计等工作也是他自己动手。阿水大学学的是广告文案,没有学过平面设计就去现学软件操作,然后自己设计,“逼着自己去做,因为我支付不了设计费。”
阿水说,那个时候唱片压制都交给德国工厂,数量不多单价就高,再把设计、后期等等工序加在一起,一张黑胶的成本要一百多元人民币,售卖的价格只有元,如果能全部卖完,也就几千元的利润,但售罄的可能性极少,能持平状态就非常满足。
购买他黑胶出品的乐迷,基本都是80后,喜欢小众音乐,买来多是为了收藏,真正听的人很少,“在那个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