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香港乐坛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原因,看看历届金针奖得主都是谁,就能窥见一二。
金针奖自年设立至今,共评选出30位金针奖得主(金针奖评选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有些年份并未设金针奖),其中以词作者身份获奖的共6位,黄沾、林振强、林夕、卢国沾等“词坛巨匠”先后得奖。以演唱者(乐队或组合)身份得奖的共18位,许冠杰、谭咏麟、邓丽君等大腕悉数得奖。以曲作者得奖的仅2人,顾嘉辉和奥金宝。
顾嘉辉(右)和黄沾(左)这说明香港乐坛重唱、词,轻曲。这一现象,与同属华语乐坛的台湾市场,有着天壤之别。在世界乐坛,都难以找到第2个例子。
那么对于一首歌曲而言,曲子、歌词、演唱,哪个更重要呢?大叔认为是曲子。
曲子直接决定了这首歌能不能被听众所接受,能被哪个年龄段听众接受,会不会火等一系列问题。大众听音乐,首先感知的是这首曲子动不动听,符不符合我的口味。曲子决定了整首歌的基调,大众可以从曲子中听出哪部分是悲伤的,哪部分是欢快的。这种判断不需要歌词的辅助。
一首歌曲,只有曲子,没有歌词,就是纯音乐。很多纯音乐也深受大众的喜爱,比如说陈勋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麦振鸿的《桃花岛》、黄沾的《定情》等等。
陈勋奇歌词也可以离开了曲子,独立存在。它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但肯定不能再称之为音乐。歌词想要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必须依附于相应的曲子。
同一支曲子,搭配不同的歌词,同样被大众喜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陈奕迅的《爱情转移》和《富士山下》、周蕙的《约定》(国语)和王菲的《约定》(粤语)、陈奕迅的《不如不见》和《好久不见》。
同一首歌曲,换不同演唱者重新演绎,依旧被大众喜欢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比如文章和费翔都曾演唱过《故乡的云》,Beyond乐队和邓紫棋都曾演唱过《喜欢你》,这些歌不同的版本都有受众喜欢。
歌手文章由此可见,曲子对一首歌曲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的重要程度要大于歌词和演唱者。
专业音乐人当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为何作曲家得不到金针奖的青睐呢?这缘于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乐坛流行“翻唱风”。唱片公司热衷于“挣快钱”,没意愿推进歌曲原创。
所谓“翻唱”,就是把国外(主要是日本)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歌曲主旋律(就是所谓的作曲或者叫谱曲),拿过来重新填词、重新编曲(又叫配器,就是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加上背景)后,交由歌手录音后发行。
在这样的操作模式下,一方面香港造就了一大批乐坛上的天皇巨星,如张国荣、谭咏麟、四大天王、梅艳芳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填词工作量大、要求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作者,如黄沾、林振强、卢国沾等。
黄沾在这样的背景下,金针奖的评选工作自然会向作词人和歌手倾斜,总不能把金针奖颁给中岛美雪吧?
中岛美雪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版权意识的觉醒和网络通讯的兴起,这样的模式再也无法奏效。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网络兴起,传统的唱片公司没落了。词曲创作收入锐减,这一行业很难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近年来的香港词坛基本是林夕和黄伟文的锦绣二重唱,与90年代的百家争鸣状况,有很大的差别。
黄伟文甚至优秀的词作者也在渐渐淡出这个圈子,这一点大家可以从林夕身上得到验证。年以后,林夕的歌词产量锐减。
嗓音条件再好,演唱技术再优秀的歌手,没有优秀词曲的支持,又怎么会有好作品面世呢?
综上所述,香港乐坛的没落,祸根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已经埋下,直接原因在于缺少优秀的词曲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