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张莹整理

广州珠江畔,二沙岛,广东星海音乐厅临江而立,它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年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出生前父亲已去世。童年随母亲和外祖父生活,常受母亲唱诵的儿歌、粤曲的熏陶,自幼萌生了对音乐的爱好。

7岁时,他与母亲侨居马来亚谋生,母亲做佣人维持生活和读书,他在新加坡养正学校上学,参加了学校管弦乐队的活动。

年回国后,他加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年后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年冬,冼星海离开上海,历尽艰辛于年到法国。考进国立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先后从师著名小提琴教师奥伯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丹地。为了维持生活、坚持学习,曾当过饭店的跑堂、洗碗工和修指甲店的杂役。冼星海深深怀念多灾多难的祖国,谱写成悲愤激越的三重奏《风》。作品获得很高评价,很快在巴黎电台播出,成为第一个在巴黎电台播出作品的中国人,引起法国音乐界的广泛注意。在法国熬过了5个寒暑,终于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又准备大举侵犯华北。立志救国的冼星海舍弃在巴黎的声誉,毅然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为武器,鼓舞人民齐心抗战。

他在上海,参加上海歌曲创作者协会,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苏文化协会;先后受聘于百代唱片公司、新华影片公司,担任作曲和谱乐。创作了《救国军歌》,《拉犁歌》、《夜半歌声》、《黄河之恋》和《热血》等。其中《顶硬上》一首,是母亲黄苏英口述而他作曲的。

他还创作了大批优秀歌曲,又组织了歌咏队,发动了有10万人参加的火炬歌咏游行。国民党反动派却把他列为危险分子,查禁了他的歌曲。公司老板不敢再灌抗日救亡的歌曲,而要搞一些“毛毛雨’一类的音乐,遭到洗星海的严词拒绝,并愤然辞去公司工作。

年“八一三”事变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抗日。有名的《起重匠》,是在湖北汉冶萍煤铁厂与工人一起生活时写的。年底,到武汉,旋即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任音乐科长,他组织了近百个歌咏队,多次举办大型的抗战歌曲集会,掀起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在武汉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反侵略进行曲》等一批救亡歌曲,并且形成自己刚健新颖、朝气勃勃的音乐风格。

年l1月,冼星海接受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奔赴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他在延安期间,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社会科学,发现过去对音乐和人生的探索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上得到了回答。延安时期,是他一生中音乐创作最旺盛成熟的时期,他以磅礴的气势、雄浑的旋律,创作了我国音乐史上的划时代巨著《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歌剧《军民进行曲》等多首革命歌曲。这些作品,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斗呐喊的最强音。党和毛泽东给予他“无产阶级音乐先驱”、“人民音乐家”的称号。年6月,冼星海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年5月,他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谱曲,抵达莫斯科不久,德苏战争爆发,遂取道蒙古回国,但因途中受阻,不得不折回苏联。在苏联期间,仍以炽热的感情,先后写成了鼓舞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乐章《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乐》和《满江红》、《后方》、《敕勒歌》、《牧马词》等4部组曲,还写了交响诗和声乐、器乐的作品。医院的垂危时刻,仍以钢铁般的意志,写了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奉献给祖国人民。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是一位汲取西洋音乐的精华,继承我国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开辟我国革命音乐的新道路,能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进行音乐理论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的音乐家。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大量珍贵音乐作品,其中有4部大合唱,两部歌剧,两部交响曲,4部交响组曲,多首各种形式和体裁的歌曲,几十首其他形式和体裁的器乐作品,还有近40万字的音乐理论和其他著述,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