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这部剧和以往的京味儿剧不同的是它不仅表现了北京人的喜怒哀乐,还牵出了不少大时代下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今儿个咱就聊聊这部《什刹海》
京味儿剧《什刹海》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卫这个老外与庄家之间的感情,这种感情中既有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又有两种文化的交融,其中还掺杂了爱情,友情等等
比方说在第七集中,大卫正在拍所谓的复古风系列,而杰西卡的一系列举动让大卫感觉差点意思,于是在因缘巧合的情况下结识了庄志斌的妹妹庄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然而为了接近庄静,大卫搬进了四合院,和老古板庄为天成了邻居,从此中西方文化就在这个院儿中交汇了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咱北京生活的外国人有很多,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早年间北京就已经成为了外国人汇集的地方,过去还有北平市外国人居京统计表,统计时间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而且外国人都差不多集中在内一区有人
在民国那时候,内一区也就相当于现如今的东城区,之所以东城区外国人多是因为东城无论是经济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北平的重要地区,所以东城特别吸引外国人的目光,而人数最少的是南郊只有17人
过去在北平,最多的外国人来自朝鲜,有一千多人,其次就是日本有人,而美国人排在第三位有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还有六位来自巴西的,纵观老记录表格,总共涉及了35个国家四千多人
当年北平的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现如今看这个比例很小,但如果结合当年的局势以及当年的交通工具,就连处在南美洲的巴西都在北平留下记录,可想而知当年的北平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而当这些外国人来到北京以后由于生活习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往往会出现很多误会,甚至是矛盾
在电视剧《什刹海》中,自打大卫搬进了四合院就和老北京人庄为天产生了不少矛盾大卫代表的是西方认同的自我价值,而庄为天代表的则是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引出了不少故事
其实这也是北京人讨论这部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大卫一开始入住四合院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他和庄为天的隔阂,与庄文斌的矛盾等等,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庄静最后和大卫走一起了,他俩的生活恐怕也不会风平浪静
其实这种中外联姻的事儿,现如今北京人早已习以为常了,但如果把这件事儿放在早年间恐怕就不是一能让大伙儿接受的事儿了,在《什刹海》第九集中,庄志斌告诉了大卫老北京人生活都很有规律,同时还把话摆在明面儿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告诉他如果找一不知根不知底的人装修老爷子肯定不能答应
可是由他装修就不一样了,因为老爷子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没辙儿,庄志斌还推荐了自个儿找的施工队,而大卫认为钱不是问题,是对装修图纸不满意,但不装修自个儿还没法住,其实这就是外国人和北京人想法不同的地方
而这些不同的想法即会产生矛盾,又会带来思想上的碰撞,在民国时期来北京居住的外国人不在少数,所以他们在北京有了新的生活方式,比方说在观音寺街上,如今还保留着一座老的建筑,青云阁,如今风行一时的台球儿最早就是青云阁以招揽生意为目的引进到北京城的
而除了娱乐带给北京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商业头脑了,同样是在观音街中,过去还有这么一家外资企业叫‘百代唱片’百代公司成立于年,是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
前身是英国留声机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年两家唱片公司合并成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
年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当时的总部在上海,而接下来的几年百代公司就把业务拓展到了京城,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观音寺街,因为过去老北京大栅栏一带是梨园行扎堆儿的地方,梨园行在当时了就属于现如今的娱乐圈
名家辈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京剧名家甚至是名票都开始尝试新鲜玩意儿,比方说灌唱片,拍电影都是当时的时髦事儿,而且城南著名的戏楼有很多,而广德楼就是其中一家,很多名家都在这儿登台演出
而京剧名家荀慧生更是在广德楼戏园演出成名的,年百代公司也看上了这家戏园,在此还拍摄了杨小楼的《金钱豹》何佩亭的《火判》等黑白电影,这也算是百代公司在北京最早的业余之一
从这咱们也能看出来,百代公司最早的经营范畴也是从炒作明星开始的,所以咱北京城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时过境迁,如今的北京越来越开放,迎来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如果说电视剧《什刹海》中,最能接受外来文化的那就是关晓彤饰演的庄晓晓了,剧中庄晓晓搂着大卫的肩膀去他屋里说事儿,庄志存气得二话不说直接就回了屋,其实庄晓晓是和大卫聊创意的事儿,其中涉及到了维亲的问题,谁承想俩人的对话正好被老家儿给听着了
老家儿二话不说直接大声儿把她喊了出来,庄晓晓出来后懒得搭理庄志存,在这个片段中,咱们可以看出父女之间的代沟,而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年轻人能够更加接受外来的文化,并将之融入到自个儿的思想之中
其实类似的故事早已发生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因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有明确答案,早在民国初年,这片儿是一代才女凌叔华的旧居,凌叔华和林徽因,冰心,并称为北京的三大才女,凌叔华虽然身在国外,但她骨子里还保留着北京人落叶归根的观念
年,九十岁高龄的凌叔华回到了史家胡同,回到了这个阔别已久的家,就在回北京的第六天,带着对史家胡同旧居的深深眷恋,一代才女香消玉殒,可以告慰她在天之灵的是她对史家胡同的回忆将因为博物馆而世世代代留存下去
由此可见,无论身处何处,受到什么样的文化熏陶,落叶归根这种传统观念依然留存在北京人心中,而另一方面老北京文化也让很多外国人爱上了北京
所以咱北京城的包容性犹如纯真的爱情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它在坚守老北京文化底蕴的同时又兼容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在这样不断坚守的过程中,让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越来深厚,我爱北京,我爱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