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奥运赛场,《义勇军进行曲》每一次奏响,都能激起人们心中的满腔赤诚。
7月31日,中国选手卢云秀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帆板项目上夺金。国歌奏响时,人们发现,比赛举办地江之岛,与年聂耳不幸溺水身亡的“终焉之地”同处一片海域。跨越世纪的回响令千万人“破防”。
国歌之于上海,有着更特殊的意义。上海是国歌的诞生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首唱以及最早的公开传唱,都发生在此。这座城市中诸多人们熟悉或鲜为人知的角落,都与国歌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今年,位于衡山路号的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正式开放。这是继“国歌唱响地”黄浦剧场和杨浦区国歌展示馆后,上海又一处与国歌诞生有关的重要纪念场所。86年前的初夏,七名青年才俊走进百代唱片所在的红色小楼,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次唱片灌制。斗志昂扬的曲调,就此化为真实的人声回响。
在上海持续挖掘“国歌诞生地”红色基因的过程中,人们忽然发现,如今回荡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间的旋律,80多年前也曾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曲”,引万人传唱,带给千万人勇气和力量。
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
一个世纪的回眸
绿树成荫的徐家汇公园,遮天蔽日的梧桐树用大自然的方式展露着这里的底蕴。百代小楼位于公园北侧,与著名的衡山电影院隔街相望,红色的外墙使得小楼在一片绿荫中尤为醒目。
修缮后的百代小楼,一层仍为餐厅,二层和三层改建为展厅向公众开放。观展开始前,导览负责人顾钰燕将记者引到二楼一堵白墙跟前,墙上用白底红字罗列出一条清晰的时间线,记录了《义勇军进行曲》从创作、灌制、传唱,到最终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重大节点——
年秋末,田汉将篇幅十余页《凤凰的再生》电影故事手稿交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左翼电影公司。收到剧本后,电通方面请夏衍完成剧本改写。仅用两周,夏衍就完成了电影摄制台本,并将片名改为《风云儿女》。
次年1月,影片在今天斜土路号一处摄影棚开拍,后因租约到期,春节前夕迁往今天的杨浦区荆州路号,租用了当时岭南中学的室内篮球场继续拍摄,直至5月电影杀青。
上世纪40年代,百代小楼。?徐汇区供图
《风云儿女》以东北、华北义勇军的英勇斗争事迹为题材,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一群年轻知识分子走上抗日前线,在民族解放斗争中锤炼、成长的故事。
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该片的主题曲,歌词脱胎于田汉借影片主人公辛白华之手写就的诗歌《万里长城》。聂耳看到歌词后,主动向夏衍提出要为这首歌作曲。很快,聂耳就在位于今天淮海中路号的三层阁楼寓所内,完成了曲谱初稿。年4月15日,聂耳赴日。根据时任电通公司剧务主任司徒慧敏的回忆,4月底之前,他收到了聂耳寄来的曲谱终稿。
百代小楼展厅,《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者们。?舒抒摄
年5月3日这一天,电通公司临时成立了一支合唱队,成员包括《风云儿女》的两位男主演袁牧之、顾梦鹤、青年歌唱家盛家伦、《大路》主演郑君里、正在排演话剧《娜拉》的演员金山、新演员兼场记施超以及司徒慧敏。
在百代唱片音乐部主任任光和音乐家吕骥的指挥下,七人在百代唱片的录音棚内一同录制了《义勇军进行曲》的首版唱片。首版录音唱片的金属模版版号为a,发行唱片编号为b。发行版唱片的a面,正是《风云儿女》主演王人美为电影演唱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
后面的故事广为人知。年5月24日,《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即今天的黄浦剧场首映。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唱片封套。?来源: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
排除万难的确认
年,上海在“四史”学习教育中,遴选出个现存的革命红色遗址。国歌在上海的诞生过程也挖掘出了新的历史细节。百代小楼,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现场。
要讲好“国歌诞生地”故事,严格的史料考证是一切的基石。去年7月,徐汇区成立百代小楼调研组,从“唱片灌制”这一历史事件本身溯源。然而,就在第一步,确定唱片的具体灌制日期时,调研组就遇到了难题:灌制唱片的日期,竟然有多个版本。
徐汇区档案局方志科科长朱曦全程参与了百代小楼的历史考证。她介绍,一首歌的诞生包含四大要件,即“词、曲、灌、唱”。《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风云儿女》的拍摄地荆州路、影片公映地金城大戏院等信息均已明确。百代小楼承担的则是“灌”的部分。
“唱片灌制,可以理解为第一次把词、曲、人声、乐器融合在一起,就像炒菜时要把原材料和配料放在一起那样。”录音棚就像是“厨房”,也是歌曲诞生的“产房”。
一份存放于中唱上海公司的原始记录可以证明,衡山路号百代公司旧址,是有记载的《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次器乐演奏地和演唱灌录地,也是首版唱片的制作发行地。不过,究竟是先有唱片,还是先有摄影棚中人声和乐器的合奏与合唱,这一信息是此轮考证的关键。
由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捐赠的《义勇军进行曲》母盘封套上,清晰标注了年5月3日的录制日期、当年7月22日的发行日期以及a的模版编号。?上海中唱供图
研究的突破点来自配器。据中唱方面考证,上世纪30年代,我国录音技术还无法达到先录制音乐,再录制人声的水平,人的演唱与乐器伴奏必须同时进行。这意味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唱片灌制肯定先于演唱场景的拍摄,才能在电影拍摄时,播放有人声合唱的音乐作为背景。
唱片的灌制日期此前则有年5月3日、7日、9日三个主要版本。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5月9日,即金属母盘的刻录日期。
这一次,技术考证又带来了新突破。根据当时的制作工艺,现场演唱只能先刻录成蜡盘,再根据蜡盘刻制金属盘,以减少蜡盘翻刻时的损耗。金属盘则是日后唱片正式发行时,刻制唱片依据的“母盘”。因此,《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次灌制,应该以第一次刻录蜡盘的日期为准。
百代唱片录音记录簿复制版。?舒抒摄于百代小楼
那么,究竟是哪一天?调研组为此专程前往了位于北京的中唱档案室,在翻阅两本原始记录册时,找到了又一新的关键史料。
两本记录册分别为“release”发行记录册和“wax”蜡盘录音记录册。在发行记录册上,清晰标注了《义勇军进行曲》的“recording”即录音日期是年5月3日,唱片发行日期是年7月22日。通过这一重要的实物档案基本可以确认,《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次唱片灌制发生于年5月3日。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日期考证,前后却需要花费数月、翻阅大量资料。然而,一旦有关键性史料被挖掘,这份成就感真的令人终生难忘。”朱曦说。
呼之欲出的地图
考证过程中,调研小组还发现,《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的诞生、录制、传唱,还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时任百代唱片音乐部主任,任光。
年,任光留法归来进入百代唱片,直到年战事一触即发之际,他一直担任音乐部主任一职。在将近十年的光阴里,任光利用外商公司高级职员的身份便利,主持灌录了一批进步歌曲,《渔光曲》《抗敌歌》《大地进行曲》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任光就加入了革命音乐组织,举荐了包括聂耳、冼星海、安娥等在内一批左翼音乐家到百代任职,使百代唱片成为当时中国进步救亡歌曲创作的“大本营”。
让调研组更为兴奋的是,通过考证可以确定,任光当时在上海居住的华安坊8号,正是今天的肇嘉浜路号,徐家汇公园近宛平路一带。这里不仅距离百代小楼只有“一步之遥”,离聂耳在上海最后的居住地也不远。
人们想象中一些可能发生过的历史片段,逐渐有了更具象的画面:86年前,聂耳是否也曾沿着淮海路,一路漫步到武康大楼,请彼时居住在那里的王人美试唱《义勇军进行曲》,然后从大楼一路向南走,到百代去上班。
更早些时候,年4月,聂耳已进入百代唱片音乐部,协助任光开展收音、抄谱、作曲、教唱等工作。此时的他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由田汉所领导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武康大楼??徐汇区供图
“无论是电影拍摄地、唱片灌制地,还是田汉、聂耳等相关历史人物的旧居,都让我们意识到,国歌诞生的足迹遍布上海,而不是局限于一小片区域。”百代小楼调研小组成员、徐汇区委党校综合研究室主任张旭东说,应该有一张地图,还原国歌在上海诞生、传唱的全部脉络,全景展现那个时代的风云图景。
在此之前,年,杨浦区已经于荆州路号建成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黄浦区则于年在北京东路号黄浦剧场内,辟建了“国歌由此唱响”爱国主义教育展厅。静安、虹口等区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田汉、聂耳旧居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放。
对于红色遗迹遗址的挖掘与保护,上海各级层面都不遗余力。
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百代小楼调研组实地走访了上海各区以及中国唱片、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电影制片厂等专业机构,还前往北京、长沙、昆明、厦门等地挖掘史料,初步梳理出三大类共20处上海与国歌诞生有关的纪念点位。
一幅遍及上海的“国歌诞生地图”,呼之欲出。
“国歌诞生地图”包含三大类20处纪念地。?舒抒摄于百代小楼
近代工业的缩影
在“国歌诞生地图”中,第一类纪念点位“事件旧址”,包含了《风云儿女》的开拍地斜土路号电通公司摄影棚旧址、杨浦国歌展示馆、徐汇百代小楼、黄浦剧场,还有凤阳路号的李树德堂广播电台旧址、方斜路号原南市公共体育场,前者是第一家公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电台,后者是歌曲的首次千人合唱之地。
为什么是上海?这个问题经常在不同语境中出现。回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与传播,上海的电影工业、唱片工业的繁荣,以及消费文化、海派文化的发展,在其中都有迹可循。
“中国唱片业之所以在上海出现并繁荣,与上海的工业生产配套能力有密切关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文化学者韩斌表示,唱片生产无法仅靠手工完成,需要用到先进的制造业设备和技术,包括机床、电镀、化学工艺等。上海作为中国工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具备了这一产业承载能力。
此外,80多年前的徐家汇还有着丰富的水系,能满足唱片生产需要的排水、材料运输等需求。
事实上,上海徐家汇不仅见证了中国唱片业的繁荣,与中国早期电影工业的发展也血脉相连。今天的斜土路号,新中国成立后也是上海科影厂的所在地。距离这里不远的殷家角一带,周边不仅有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博物馆,更是中国左翼电影重要的策源地,《渔光曲》《马路天使》《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均诞生于此。
上海完善的广播体系则为歌曲的传唱提供了传播平台。年6月,上海民营广播电台“李树德堂”首次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规模化的传播带来的是歌曲传唱度的快速积累。于是,一年后的年6月7日,南市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民众歌咏会上,爱国人士刘良模向在场余名观众现场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寄回的曲谱手稿,当时的歌名还叫“进行曲”。?舒抒摄于百代小楼
上海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的消费能力和文化吸纳能力,也从侧面为进步救亡歌曲的广泛传唱推波助澜。
“唱片贵,唱片机更贵。”韩斌说。上世纪30年代,已经有大批移民,尤其是世界各地的侨民居住在上海,其中不少是负担得起唱片爱好的受众,也使得上海迅速接受了唱片、流行音乐这些舶来文化。
在百代小楼展厅,一份百代唱片原版版税记录的复制件,记录下了《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发行后的部分销售情况。年6月至年6月,《义勇军进行曲》首个4年周期的唱片总销量达张,其中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的销量出现井喷,达张。这与年日军全面侵华,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产生了呼应。
留给时代的回响
修缮后的百代小楼,每一间展厅都各具特色。在二楼主题为“唱片摇篮”的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台年产的蜡筒留声机的复制件。原来,最早发明蜡筒留声机的正是“发明大王”爱迪生。
“镇馆之宝”无疑是《义勇军进行曲》的首版唱片,金属母版原件如今保存于中唱库房,此次百代小楼获得授权,展示了一比一复制件。观众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