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新一轮的演唱会如火如荼,门票屡屡分秒之内售罄,歌迷们只恨手速太慢。出席活动时,周杰伦在舞台上亲自透露将发布新专辑,引起歌迷震动。
毕竟,在周杰伦没有发专辑的3年间,华语歌坛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各大音乐APP,流行榜单上前10首歌听下来,混音再精致,封面再抓人眼球,听不到一遍就切歌,这应该是许多路人试图融入当下歌坛时的常规操作。
不过听来听去,还是会选择切回老歌。
01
7月爆发的“坤伦决”历历在目,最终以蔡徐坤超话被周杰伦粉丝斩落而告终。
这场榜单之争的国民性在于,为周杰伦打榜的支持者,已经从杰迷们扩展到更大的群体——上到70后,下到90后,全部自发参与进来,甚至熬夜学习打榜技术。
这样有点少年意气的举动,是老歌迷们最后的倔强。
这是他们最直白的回击:铁打的周杰伦,流水的蔡徐坤。
周杰伦到底有多厉害?金曲奖获奖最多的歌手:周杰伦拿到15个奖项。
即使在忙碌的婚后生活里随便写写的《告白气球》,也以总播放1.2亿次的成绩,挺进了华语乐坛歌曲YouTube播放破千万排行榜,位列第一名。
为什么周杰伦会有这么庞大的粉丝基础?因为他玩过的音乐风格实在太多了。
《JAY》第一张同名专辑横空出世、怪力乱神,因为周杰个性化元素太过汹涌澎湃,而市场反应又过于滞后,起码起到奠定基石的作用。
《范特西》天马行空意趣盎然,周杰伦和方文山的词曲搭档在这里就已臻化境,还有钟兴民、洪敬尧、林迈可等一班编曲大师的加持,周杰伦开始横扫歌坛。
《八度空间》评价两极分化,但却是周杰伦开始思考构建个人音乐体系的野心之作,同样是不容置疑的经典。(ps:周董个人也非常看重这张专辑,其中4支mv的拍摄成本都在百万以上)
《叶惠美》这张以周杰伦母亲命名的专辑,又是一张野心勃勃的大作,太过经典和成功,让他年纪轻轻就甩掉“小天王”和“新人王”的帽子,和其他一线歌手拉开差距,正式问鼎歌坛超巨。
《七里香》让周杰伦成为“全民青春”的金字招牌,大家对这张专辑的印象至今都是:青春、回忆,还有当年的那个夏天!
后面《十一月的萧邦》《依然范特西》《我很忙》每况愈下,但放在当时的歌坛,仍是不可撼动的巅峰。
媒体评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带不走我们的乡愁。”
可曾几何时,我们的审美开始逐渐崩坏?
02
从消费音乐到消费偶像,周杰伦开创了一个时代,却没能守住这个时代
千禧年周杰伦出道,虽然当时歌坛市场整体都不太景气,唱片公司生存困难,所以才会有“周杰伦十天写出50首歌”的故事。
但总体而言,音乐人仍然享受着上个年代的发展红利,受众能接受的音乐也更加多元化。虽然现在看来,那已经是华语音乐最后一刻的纯粹的辉煌。
一切都百废待兴,可以说,周杰伦生逢其时。
第一张专辑《Jay》市场反馈不错,并一举多得当年流行音乐专辑大奖。
为了继续盈利,当时台湾的唱片公司,逐渐从经纪公司签约歌手发售唱片赚钱,这样的传统唱片公司,逐渐转型到以音乐和偶像为主的综合音乐公司。
这些公司负责挖掘有潜力的音乐人,不管是有天赋的音乐天才,比如周杰伦;还是极度努力的“地材”,比如蔡依林。
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要有能拿下某一受众市场的偶像气音乐实力。
周杰伦、孙燕姿、梁静茹、五月天、蔡依林、陶喆、王力宏、萧亚轩、范玮琪等歌王歌后,几乎全都在千禧年左右出道。
有人说:“现在的小孩无法体会到我们那个年代是怎么追星的,我们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社交软件,获取爱豆的咨询就是听广播看报纸上的娱乐新闻,去唱片店买一盒磁带就能开心好几个月。那时候不知道流量是什么,那时候也没有多少选秀节目,就是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出道...”。
其实这话并不全对。既然是综合音乐公司,打造的是音乐偶像,就离不开公司的包装宣传。
大家早就不是在单纯消费音乐了。台湾音乐的黄金十年,是华语乐坛的黄金十年,也是娱乐行业的黄金十年。
年,震动娱乐圈的“周侯恋”被撞破。三年后恋情终结。恋情虽然终结,但是期间包括之后的六张专辑,几乎都是“杰伦经典”。
这中间一些歌曲的爆火,譬如《我不配》《最长的电影》等,自然少不了偶像恋情的加成。
年的《摩羯座》,是周杰伦的最后一次巅峰。之后,他开始转战电影、做节目、签偶像团体、恋爱、结婚、生子,日常划水、享受美满人生。
而在音乐方面,却屡屡被人诟病“江郎才尽”。
说实话,对于这种诟病的声音,周杰伦真的很冤,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二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输出大杀四方的旷世佳作。
歌坛教父罗大佑和李宗盛做不到,四大天王也做不到,为什么偏偏强求周杰伦呢?大概是对他的期望值太高吧!
实际上,周杰伦出道即巅峰,这是大家无可否认的事实。后来虽然他在音乐方面屡做突破,但仍很难再次超越当初“双截棍”横空出世,那个唱法吐字不清,旋律轻松明快的形象。
但更重要的是,新的音乐时代早已到来,数字音乐的兴起,让唱片公司危在旦夕。
03
数字时代,流量歌手大行其道。
数字时代来临,音乐行业首当其冲。
年,数字渠道在整个数字音乐产业的收入份额中占29%,意思是,在这一年里,整个传统音乐产业的价值减少近三分一。
单是传播渠道改变这一项,就倒逼音乐公司从源头开始做调整。
因为在歌曲的在线传播量占比越来越大,迫使公司需要制造话题、流量、来保证歌曲曝光量,继而再售卖唱片。而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国内版权意识的提高,销售数字专辑逐渐成为唱片公司的主流收入来源。
网络曝光、网络销售,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流量偶像歌手。
娱乐至死,粉丝经济冲击音乐市场。
主流音乐媒体上长期霸榜的华语歌曲,除了周杰伦、林俊杰两位老牌流行歌手大旗不倒,剩下的,早就被流量偶像歌手们瓜分殆尽。
年起,全球音乐产业收入结束了长达15年的下滑,到年已经实现连续3年的增长,其主要动力来自于数字音乐收入的提升,占比超过50%。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76.3亿元。
此外,内容付费占数字音乐总收入的比例也经历了从31.3%到59.2%的大幅度增长,逐渐成为数字音乐创收的主力军。
数字专辑早已取代实体专辑,成为主流。
是的,也许你只是个普通听众,只是想在下班路上安静听首走心的歌。
也许你讨厌流量偶像、讨厌粉丝经济。
可无法否认,他们撑起了岌岌可危的音乐产业,甚至扩大了这个盘子。而这这种趋势,至少短期内,仍会大行其道,并且发展的欣欣向荣。
周杰伦的新歌也即将面世。除了这位陪伴了几代人青春的天王级歌手,还有另一位被“封神”的歌后王菲,也将带着新专辑示人。
如今面对新的听众,新的形势,他们还会缔造新的传奇吗?
上两个年代的歌王歌后,没有大张旗鼓,轻轻巧巧再度选择踏入这场数字音乐战争,显然他们并不想扭转什么,或者挽回什么。
再三确认,周杰伦和王菲,他们早已没有歌坛上的野心,当下的歌坛环境,指望他们去力挽狂澜显得太不切实际,毕竟他们都是拿着出专辑、开演唱会当成玩票的票友。
时代的浪潮下,周杰伦向左,流行歌坛往右。一别两宽,悲喜都在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