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0周年祭悼仪式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胜利广场举行。宝山区驻区部队指战员、医院医护人员、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社会各界代表余人参与祭悼仪式,共同向抗战先烈默哀、献花、敬礼,寄托哀思。
今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0周年。爆发于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首个战役,是自甲午战争和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对日本侵略军的重重一击,为后续的历次局部抗战乃至全国抗战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
回望历史,方知真理所向;经历战争,始知和平珍贵。值此不能忘却的日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将学术研讨、专题展览、祭悼仪式相结合,举办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纪念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激励广大民众铭记历史、凝心聚力,以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此次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台湾政治大学人文中心、上海抗战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一·二八”与中国抗战主题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的二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围绕一·二八与中国抗战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会议由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中共上海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忻平等主持。
台湾政治大学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通过视频形式作主旨发言,他提出:“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关于此课题的史料出土,相信两岸学者未来会有更多好的研究成果、更大的挥洒空间。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苏智良以《抗战历史的记忆与遗忘》为题作主旨发言。苏智良指出,尽管旷日持久的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但是关于这场20世纪最残暴战争的文献、图片、影像不时会突现,促发并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他认为,人们需要反思,在讲述共同历史记忆时,除了民族国家的话语,可否多从人性人权话语和视角来叙述。此外,在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苏智良提出,应更加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有意识地留存“战争记忆”,为后人的缅怀和反思提供空间。
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一楼,一场“声润金石义薄云天——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0周年艺术展”则通过抗战黑胶唱片、篆刻、版画、彩泥等艺术形式,引领人们回望历史,汇聚前进力量。
据了解,展览展出的14张唱片均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头版,存世量十分稀少。其中,《奋起救国》《九·一八》《一·二八》《松花江上》等歌曲脍炙人口,极具艺术价值。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唐吉慧告诉记者,展览现场的布置别有新意,每一张黑胶唱片都搭配了一枚篆刻作品共同展出,比如唱片《九·一八》与篆刻作品《还我河山》搭配,唱片《保家乡》与篆刻作品《有力的当兵》搭配。唐吉慧表示,这些篆刻作品均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的篆刻家们,结合14张唱片的内容而创作,印章的风格或古朴、或雄强、或豪放,无一不展现了篆刻家们对英雄的敬爱与致敬。
现场还有一些以抗战为主题的版画、彩泥作品,它们的创作者都是上海市泗塘第二中学的同学们。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穿越历史的烟尘,描绘出一幅幅不朽的豪情。展览展期至今年3月15日。
同时,淞沪馆还获赠由参展代表捐赠的一批抗战文物及艺术品。其中有文物收藏家杨涌先生捐赠的由百代公司年出版老唱片《大路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捐赠的14枚篆刻作品;上海市泗塘第二中学捐赠的彩泥作品《义薄云天》。这批文物的捐赠进一步充实了淞沪馆馆藏,对研究和宣传抗战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吴越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淞沪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