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家汇为什么能成为海派文化之源潇湘

人民广场、徐家汇、陆家嘴、新天地、静安寺……这些富有悠久历史与时尚元素的地名,展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无限魅力。无论是以“老上海”自居的市民,还是新上海人,真的了解上海吗?

上海通志馆主编、学林出版社推出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采取“专业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的方法,图文并茂讲述上海的历史故事,目前已出版两辑共10种。1月18日下午,城市史学者苏智良教授带着丛书之一《中西邂逅徐家汇》走进百年名校徐汇中学,拉开《上海六千年》系列“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进校园大幕。

《中西邂逅徐家汇》从徐家汇的由来说起,以徐家汇的著名地点为经线、风云人物为纬线,为读者描绘出一张内容丰富、缤纷绚烂的徐家汇地图。苏智良对徐家汇的掌故如数家珍,以史家严谨、客观又不失温情的笔触为读者讲述徐家汇的历史,既有上海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味道,又是学者视野中上海的传承,也期待成为游客的手边书。

“徐家汇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源,也是海派文化的源头。今天的徐家汇则是上海的商业、时尚、文化中心之一。”在苏智良眼中,徐家汇的历史俨然是浓缩版的上海城市史。徐家汇的“徐”来自徐光启家族,“汇”来自吴淞江的支流法华泾、黄浦江的支流肇嘉浜和蒲汇塘三条河的交汇。“四百年前,明朝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在这一带从事农耕实验,著书立说。他学习西方新知识、新思想,将中国在农学、天文学、数学、军事思想等领域的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徐光启逝世后归葬于肇嘉浜和法华浜二水汇合处的墓庐,此处也成为徐氏家族后裔的聚居之地。”苏智良介绍,徐光启在这一地带的活动,不仅是徐家汇文明的源头,也奠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石,更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渊源。后人继承徐光启、利玛窦开创的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的事业,大量科学、技术、文化、出版、印刷、电影、绘画、雕塑、慈善和宗教机构在此陆续兴建,徐家汇由此成为近代中国了解西学的窗口,汇通古今、融合中西的独特文化空间。

在人杰地灵的徐家汇,诞生了盛宣怀创立的南洋公学和徐汇中学的老校长马相伯负责的震旦大学,中国唱片业的摇篮百代公司也在徐家汇。徐家汇还是中国电影的重镇,二十世纪初,中国80%的电影是上海出品,上海80%的电影是徐家汇出品。徐家汇还有一段值得铭记的红色历史,在女作家关露率先踏足的徐家汇赵巷,十多位青年人在共产党人的启发下走上革命道路。“在徐家汇学习、工作,应该成为大家生命中非常值得纪念的一段时光。”苏智良勉励徐汇中学的师生传承徐家汇中西交流的传统,尽己所能爱护徐家汇地区的文化遗产,知上海、爱上海。

“《中西邂逅徐家汇》是由大学者解读徐家汇历史和海派文化的大众文化读物,读者能获得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的情感体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奇认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融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地情和爱国主义教育,“希望通过进校园等阅读推广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上海的发展轨迹,感受上海的文明进步,从而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共同珍惜和建设这座城市,在知行合一中寻根、育情、问道、铸魂。”

徐汇中学老校友,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表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将继续携手沪上优秀出版机构推出传承上海历史、讲好上海发展、传播上海精彩的好书,也将继续支持优秀读物进校园,推动“行走中的阅读”不断延续。

(来源:上观新闻记者:施晨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