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9日,由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广播电视局、中国传媒大学、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数字音乐示范园区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无限星空音乐集团、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咪咕音乐、太平洋影音公司联合协办的“中国国际音乐产业大会暨第五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本次大会重磅推出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并针对音乐产业发展现状,汇集行业声音与诉求,寻求解决音乐产业发展困境的路径与方案,勾画音乐产业发展的愿景与蓝图。该报告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赵志安教授音乐产业项目组撰写完成。
《报告》指出,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94亿元,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产业政策规范、引导、扶持下,年中国音乐产业也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音乐原创活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产业链向多元领域延展、升级和融合。同时,以音乐创作、表演、装备制造、消费、传播为内核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进一步彰显,音乐产业日益成为拉动中国泛娱乐消费经济的重要力量。
围绕“互联网+”时代下音乐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新格局,聚焦泛娱乐音乐产业链的动态与前沿,此次大会暨论坛就“国际视野:技术变革的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音乐产业守正创新、业态融合”、“数字音乐内容与生态布局”、“音乐产业与产业集聚”、“独立音乐人的生存与发展”、“音乐产业人才培养”专题,邀请了国内外百余位业界专家共同出席参与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音乐产业行业经验、趋势和策略,为促进音乐产业业态的良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以下是《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完整版。
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概况
一、图书与音像出版产业
年中国音乐图书与音像产业的总体产业规模达到11.17亿元,走势整体平稳;其中,图书类产业规模为8.04亿元,同比有所上升;音像类出版产业规模进一步下降至3.13亿元。音乐图书和音像出版紧扣“减量增质”的方针,经济效益上进一步倡导“强化单品种贡献率”,不论在重要项目的立项还是在出版成果的评优方面,均成绩显著。
实体唱片产销进一步萎缩,但数字专辑唱片快速增长、黑胶唱片不断“回暖”成为持续亮点;各类音乐厂牌层出不穷,音乐人培养与音乐原创核心内容生产、市场与用户群深层开发成为行业重要开拓方向。
二、音乐演出产业
年演艺市场快速增长,总体规模达到.85亿元。其中音乐类演出票房总收入为59.39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剧场演出票房收入为20.5亿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为37.64亿元,Livehouse票房收入达1.25亿元。年演出达场次,观众达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30%和14%。
音乐现场演出消费主力持续为25至39岁中青年群体,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打造演唱会现场沉浸氛围的体验感,“综艺+”模式开启演唱会盈利新模式,音乐节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为文旅产业与音乐演出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三、数字音乐产业
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PC端与移动端的总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5.6%。电信音乐增值业务产值约.6亿元,同比增长3.6%。年数字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23亿人,用户渗透率为66.4%,仅次于网络视频。但付费会员订阅付费率仅4%左右,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年,数字音乐产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在流媒体领域基本趋于稳定,移动K歌的O2O生态模式不断优化,直播平台不断向演艺市场环节渗透,音乐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各数字音乐平台基于日新月异的用户需求,力图创新多渠道盈利模式、打造泛娱乐全产业链,“音乐+”业态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四、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产业
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许可收入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17.2%;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总收入达到近2亿元,同比增长9.3%。
在国家版权局出台系列相关政策的管理、规范和引导下,音乐产业版权保护环境持续改善;内容公司的数字音乐版权收益增长迅速,录音制品的“二次获酬权”获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