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的唱片厂牌领域曾“畸形地发展”,以前的这块“蛋糕”似乎日均迸发几个新的Netlabel,但却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厂牌。若溯本求源的话,可能21世纪初期开始,中国制作人就喜欢以不正规、业余的方式开设厂牌了。
但这没什么好喷的,且《电子音乐资讯》从年至今都没有讽刺Netlabel的意思。科普就是科普。我们只是想告诉大家,Netlabel和真正的独立厂牌有很大区别,我们所需要的许多良性发展均需要通过后者实现。但好消息是,Netlabel的泛滥又形成了中国别致的产业去补救这一切。
这一块别致的产业,我们叫它“代发行公司”。非常有意思的是“代”字,使它与国际上一般的发行公司、负责出版的公司很不一样。一般的出版公司可能就是一家唱片厂牌,他们可以为各种艺人服务,通过厂牌的名义,为艺人们发布和推广作品。
但在中国的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代发行公司,他们只负责代发行,为厂牌而服务,并不是为艺人们而服务。他们不是厂牌,因为他们不会以自己的品牌、名义去收录艺人的音乐。如果有,也只是“间接”。这些音乐该在哪家厂牌发布还是在哪家厂牌发布,只不过多了个发行第三方。
可能正是因为Netlabel泛滥,即便正式化的独立厂牌在近几年有明显增多,但他们还是没有完善的发行渠道,通过“公司入库”的方式将这些音乐通过厂牌的方式上线。这个时候,代发行公司便能派上用场,为厂牌解决发行问题,但又只是帮厂牌发行。
DJ/制作人们的作品原本应该从哪儿发布,就从哪儿发布,指定的厂牌该作为哪些作品的发布方,它们还是哪些作品的发布方,不过发行资源上“被”别人帮忙搞定了。所以代发行公司与厂牌之间的关系便已十分清晰。两者可以合作但不可划等号。
代发行公司的利益在于享有部分版权、版税,又为厂牌与艺人间的版权分配问题得出了解释。毕竟如果只是在封面上挂个Logo,没有任何发行纸质合约,艺人仍自行发布作品,那么厂牌并不享有版权。兴起的“中式代发行公司”堪称中国现代厂牌的救星,帮助完成了真正的出版、版权、签约唱片的工作。
—————————————————————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电子音乐资讯